虛空之音


鳥叫蟲鳴之聲易得,花紅葉緣易見,但你聽到虛空的音聲嗎?見到空中之色嗎?


虛空是否有聲?蒼穹是否有色?說有道無,因人論而知之非真知,自證自明是真善智識。當然禪門論道取證,只為來參學子得而契入,古來公案無數,是諸祖師大德翻山越嶺,涉水渡舟,喪命捨身,問禪求道得證而錄,名曰傳燈或曰指月。就古案今說,也使今之禪客,有個理會商量處,不也幸哉。


 


洞山良价悟本禪師,自幼歲聰慧,從師念般若心經,至無眼耳鼻舌身意處。忽以手捫面,問師曰:某甲有眼耳鼻舌等,何故經言無。其師駭然。而後徑來参禮溈山靈祐禪師。


洞山問曰:頃聞南陽忠國師,有無情說法話。某甲未究其微。


溈山曰:闍黎莫記得麽?


師曰:記得。〈師即洞山〉


溈山曰:汝試舉一徧看。


洞山遂舉曰:『僧問如何是古佛心國師曰墻壁瓦礫是。僧曰墻壁瓦礫豈不是無情。國師曰是。僧曰還解說法否。國師曰常說熾然說無間歇。僧曰某甲為甚麼不聞。國師曰汝自不聞不可妨他聞者也。僧曰未審甚麼人得聞。國師曰諸聖得聞。僧曰和尚還聞否。國師曰我不聞。僧曰和尚既不聞爭知無情解說法。國師曰賴我不聞我若聞即齊於諸聖汝即不聞我說法也。僧曰恁麼則眾生無分去也。國師曰我為眾生說不為諸聖說。僧曰眾生聞後如何。國師曰即非眾生。僧曰無情說法據何典教。國師曰灼然言不該典非君子之所談。汝豈不見華嚴經云剎說眾生說三世一切說。師舉了。


溈山曰:我這裡亦有,只是罕遇其人。


洞山曰:某甲未明,乞師指示。


溈山豎起拂子曰:會麽?


【智圓曰:


拂子豎起落眼根,無聲無語呆頭僧。無情說法難頓入,只為窮刼認聲塵。】


洞山曰:不會,請和尚直說。


溈山曰:父母所生口,終不為子說。


洞山曰:還有與師,同時慕道者否?


溈山曰:此去澧陵攸縣,石室相連。有雲巖道人,若能撥草瞻風,必為子之所重。


師遂辭溈山,徑造雲巖。舉前因緣了,便問無情說法,甚麽人得聞。


雲巖曰:無情得聞。


洞山曰:和尚聞否。


雲巖曰:我若聞,汝卽不聞吾說法也。


洞山曰:某甲為什麽不聞?


雲巖豎起拂子曰:還聞麽?洞山曰:不聞。


雲巖曰:我說法汝尚不聞,豈況無情說法乎!


洞山曰:無情說法,出何典教。


雲巖曰:豈不見彌陀經云:水鳥樹林,悉皆念佛法。


於此洞山有省。乃述偈曰:也大奇、也大奇,無情說法不思議,若將耳聽終難會,眼處聞聲方得知。


 


這虛空的聲音你會了嗎?當然會得,因已說得這麼清楚。但諸禪客萬勿說你悟道了,這還在意識界裡,所謂思而得之非真知。為什麽,把別人的悟境當己,如抱他人之子拳養,終非是自已的。


因音聲悟道的公案,古來不勝眉舉,若由這些公案的因緣,能幫助後來參禪的學子,實也善哉。但最怕因先入為主,以別人的境界,當為自己悟道,反為悟道障礙,願學人能自參自悟自證為上。


 


歸宗寺智常禪師上堂云:從上古德不是無知解。他高尚之士不同常流。今時不能自成自立虛度時光。諸子莫錯用心無人替汝亦無汝用心處。莫就他覓從前祇是依他解發言皆滯光不透脫祇為目前有物


問如何是玄旨。


師曰無人能會。


曰向者如何。


師曰有向即乖。


曰不向者如何。


師曰誰求玄旨。


又曰去無汝用心處。


又問豈無方便門令學人得入。


師曰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


如何是觀音妙智力。


師敲鼎蓋三下曰子還聞否。



師曰我何不聞。僧無語。師以棒趁下


 


另外再舉個公案。


雲門文偃在光泰寺,有僧問生法師曰敲空作響擊木無聲如何


師以拄杖空中敲云阿耶阿耶!又敲板頭云作聲麼


僧云作聲。


師云這俗漢。又敲板頭云喚甚麼作聲


 


歸宗的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你喚什麽叫聲,什麽是觀音妙智力!〝參〞


日本白隱和尚全集的『隻手之聲』的公案。


 


南利沙彌默雷禪師默雷禪師舉示一隻手示曰:是什麼聲音。會麽?
南利沙彌曰:不會。


禮貌的退出法堂,並思量這個問題。此時外傅來奏樂音,高興叫:「我會了!」於是到禪師面前,將聽到的奏樂之說向禪師。
默雷禪師:「非也非也非為隻手之聲。」

南利沙彌暗忖:「何者是隻手之聲?於是在偏僻寂靜,思量何者是「隻手之聲?」因偶聽水滴聲,便歡悅地說示禪師,模擬滴水之聲。

默雷禪師聽後:「是滴水之聲,是隻手之聲,再參!」

南利沙彌好退回,於靜處禪思惟,何者為是「隻手之聲。」。他日復一日,一任風聲、蟬聲、虫鳴、聲。經三年往返於默雷禪師處十次,都無法悟入這隻手之聲?」他觀照禪心,忽於禪定入於三昧而超越聲並舉示默雷禪師,而為印證曰:「無為之聲,是隻手之聲

南利沙彌大悟嘆曰:「隻手之聲,無聲之聲。」


 


智圓曰:


兩手相擊發聲,人人得聞,然揚隻手,無音無聲無,不為耳聞。禪師巧渡隻手揚聲,不涉萬緣,非耳目所到之心聲窮理盡性,悟而知之謂「隻手之聲」。憶我  恩師,有日床側站立問安,道寒問暖後,恩師單揚隻手曰:會嗎?我一時理會不來曰:不會。師曰:有聲嗎?即理會師意曰:響徹雲霄徧法界,眼處聞聲方得知。師稱善哉,並為說這「隻手之聲」公案之來由,一時稱善頂禮,師恩浩瀚無以為報,今錄此案供眾同參,願人人得證,個個成佛,是為頌哉。可惜這己明的案,不能再讓初参者,作為參禪的疑情了。


 


引用自:釋智圓法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陳常定 的頭像
    陳常定

    法善可陳

    陳常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