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妙智力 智圓 編
廬山歸宗寺智常禪師 上堂云:從上古德,不是無知解。他高尚之士,不同常流。今時不能自成自立,虛度時光。諸子莫錯用心,無人替汝,亦無汝用心處。莫就他覓,從前祇是依他解,發言皆滯,光不透脫,祇為目前有物。問如何是玄旨。師曰:無人能會。問曰向者如何。師曰:有向即乖。曰不向者如何。師曰:誰求玄旨。又曰:去無汝用心處。又問曰:豈無方便門,令學人得入。師曰: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問曰:如何是觀音妙智力。師敲鼎蓋三下曰:子還聞否。曰:聞。師曰:我何不聞。僧無語。師以棒趁下。
大愚一日辭師。師問甚處去。愚曰:諸方學五味禪去。師曰:諸方有五味禪,我這裏只有一味禪。愚便問:如何是一味禪。師便打。愚忽然大悟云:嗄!我會也。師云:道、道。愚擬開口。師又打趁出。愚後到黃檗舉前話。檗上堂曰:馬大師出八十四人善知識,問著個個屙漉漉地,祇有歸宗較些子。
公案舉了,諸君會嗎?智圓曰:若言聞、即墮五蘊魔窟。歸宗曰:不聞。汝道與麽生解。這不聞是不以耳聞,經云: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三平偈曰:即此見聞非見聞。無餘聲色可呈君。個中若了全無事。體用何妨分不分。另外舉個公案參考,雲門文偃在光泰寺,有僧問:生法師曰,敲空作響,擊木無聲,如何。師以拄杖空中敲云。啊耶啊耶。又敲板頭云:作聲麼。僧云作聲。師云:這俗漢。又敲板頭云:喚甚麼作聲。歸宗的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你喚什麽叫聲,什麽是觀音妙智力!“參”
圓悟勤頌:無學彈指超。圓通耳根淨。透出聞不聞。妙哉觀音行。棒頭指出金剛王。嶮惡道中為津梁。
絕岸湘頌:三聲鼎蓋普門開。苦海勞生喚不回。九十春光今又半。空飛花片點莓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