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德六味-健康炒饅頭





這一道其實是之前就拍好的,只是最近又在忙水陸官網的工作,所以一直遲遲未Po。趁現在有一點空,與大家分享。


此是參考素醬媽蔬食廚房所做,當時覺得好特別,剛好冰箱有二個饅頭,就煮來一起與毛毛狗當早齋吃。


 


材料:饅頭(山東饅頭或手供饅頭等有咬勁者佳)




饅頭蒸熟後切成適口大小。



其他材料:高麗菜、紅蘿蔔、香菇(可選擇自己愛吃的菜或現有食材均可,就像是炒一般青菜一樣)。



香菇絲、紅蘿蔔片爆香。



加入青菜快速拌炒。



然後加入一些醬油膏(不用太多,就如一般炒青菜即可)。



加入饅頭後,蓋上鍋蓋稍微燜一下,看到蒸氣冒出即完成。



這一道菜其實就是一般的炒麵,只是將麵換成了饅頭,變成了很特殊的口感。



熱騰騰的炒饅頭,真是三德六味呀!
將饅頭配著青菜吃,又有點鹹鹹的香味,健康又好吃唷!相信小朋友也會喜歡,可以趁吃讓他們吃青菜!


 


  寺院在飯食供養時會誦唸:「三德六味,供佛及僧,法界有情,普同供養。若飯食時,當願眾生,禪悅為食,法喜充滿。」或午供時,亦要唸:「此食色香味,上供十方佛,中奉諸賢聖,下及六道品。等施無差別,隨願皆飽滿,令今施者得,無量波羅蜜。三德六味,供佛及僧,法界有情,普同供養。唵 誐誐曩 三婆縛 襪日囉 斛。」 又《寄歸傳》載,佛與大眾受他毒藥,佛令唱三鉢羅佉多(Saṁprāgata),然後方食,所有毒藥變成美味,乃秘密之言耳。


      「三德」於《涅槃經》云:「諸優婆塞為佛及僧,辦諸食具,種種備足。其食甘美,有三德焉:一清淨德,謂精潔無有葷穢。二柔軟德,謂柔軟甘和而不麤澀。三如法德,謂隨時措辦,制造得宜。」


  「六味」則是在《俱舍論》有云:「凡調和飲食之味,各有所宜,無出此之六種。雖進修道行之人不尚於味,然滋益色力亦由於此,所謂身安則道隆故,有六味之須也。一淡味─淡者,味之本也,能受諸味故。二鹹味─其性潤,能滋肌膚故,調諸味必以鹽為首。三辛味─其性熱,能暖腑臟之寒故,味之辣為辛。四酸味─其性凉,能解諸味毒故,味之酸為酢。五甘味─其性溫,能和脾胃故,味之甜為甘。六苦味─其性冷,能解腑臟之熱故,味之冷者為苦。」


  寺院辦造飲食的地方稱為「大寮」,在《維摩詰經.香積佛品》裡提到,香積佛國的香氣為十方三界第一,他們會用香飯供養諸佛菩薩,因此佛門的大寮又被稱為「香積寮」。飲食中具有三德六味,是佛門齋飯的基本要求,其意義是在「食法義等」,所謂「法輪未轉,食輪先轉」,以一顆歡喜供養大眾的心操辦飲食,必能料理出菩提法味,此其一;其二,清淨、柔軟、如法,正是修行人調柔的功課;有云:大寮出祖師!


(以下引用印隆的碩士論文的部份內容)


於慧思大師《隨自意三昧》食威儀中具足一切諸上味品第五〉中,說明若能於此一食了達三諦,即成法食。然後運平等心,上供諸佛,中奉賢聖,下及六道,則能等施無別,以一食施一切,文云:


菩薩得飲食時,先應呪願,兩手合掌,心念一切十方凡聖,而作是言:此食色香味,上獻十方佛,中奉諸賢聖,下及六道品。等施無前後,隨感   皆飽滿,令諸施主得,無量波羅蜜……新學菩薩,得飲食時,一心受食,無雜念想。念時香氣,如旃檀風,一時普遍,十方世界。凡聖隨感,各得上味……是名菩薩,受飲食時,布施一切,檀波羅蜜。施者受者,色香味觸,空無生滅,是名法施,檀波羅蜜。[1]


若能等施無別,則施食者與受食者均能一時具足檀波羅蜜,此於水陸儀軌「第一行開啟結界法事」的「證盟疏」內容中,也說明了所供施妙食的豐盛多寡,為隨施者的心意能力而定,強調施供的發心是非常重要的;能供所施的多寡,不只在表象的呈現而已,重點在於施者的發心而能成就檀波羅蜜上奉四聖,下及六凡;一時等供,無不周徧;檀風普熏,於斯可見」,[2]能上供四聖、下施六凡,成就十界同時平等供養的「檀波羅蜜」,在於隨施者意」,此為究竟的上求下化菩薩之道


  因此在水陸儀文的「第十二燒圓滿香法事」的說「自慶偈」之文,也說明契理如法的布施修持,方為真法供養:


即法界理,起法界心,對法界境,修法界供。向十方佛,讚說大乘。從大悲門,普度六道。三壇等施,六行俱成,是則名為真法供。[3]


真法供養是具足六波羅蜜的無上法施,此在「食威儀」中,也有詳細的說明。而智者大師於《觀心食法》中,也說稱施六道,即表六波羅密」,[4]即是同慧思大師之意,於食中行六度波羅蜜法,觀想食之香氣如旃檀之風能普薰十方,令一切眾生發菩提心。在檀度中為施者、受者及所施之物三事具空,於五度也是無能所自他之相。[5]水陸法會是能對於十法界一切眾生行具足等心的檀波羅蜜,是因為能行「真法供養」;所謂的真法供養,是於施時不攀緣於心,也不住著於相,圓具三諦的一心圓觀,其功德無量、最勝無比。以下將《隨自意三昧》「食威儀」具足六波羅蜜之意義,簡表說明如下。


表格 《隨自意三昧》「食威儀」具足六波羅蜜說明簡表


























六波羅蜜



《隨自意三昧》「食威儀」圓觀之法



檀波羅蜜



新學菩薩已所受食色香美味熏諸行人皆得法喜離五怖畏是無畏施檀波羅蜜



尸波羅蜜



新學菩薩已所受食色香美味施飲食時不觀眾生持戒破戒但觀法性無差別想能令眾生罪福心息是名淨戒畢竟解脫平等三昧尸波羅蜜



羼波羅蜜



新學菩薩已所施食色香美味能令眾生聞香心定得不動味深達實相離我淨心具足忍辱羼波羅蜜



毗梨耶波羅蜜



新學菩薩以食施時觀此施心無生住滅所施飲食及以受者無生住滅離陰界入能令眾生聞香飽足離三想心得不住法亦無去來是名精進具毗梨耶諸波羅蜜



禪波羅蜜



新學菩薩受飲食時觀前施主施食之心無生無滅非內非外亦非中間亦無定亂畢竟寂滅亦無滅想亦無無滅我受食心亦如施主於食食心同一無二一切眾生受我施者我及眾心所施飲食三事皆空與前施主等一法性。無施無受無飲食想能令眾生善根增長。菩薩身心雖常在定能令十方,一時普現。眾生隨機隨感即現及聞說法稱機得道知煩惱性即是菩提是名寂定禪波羅蜜



摩訶衍摩訶般若波羅蜜



新學菩薩受飲食時觀陰界入誰見飲食誰受此食。食不自知我是飲食我非飲食。亦不自知我無我所亦無食言菩薩受我及以不受。新學菩薩如是觀時無一切受亦無不受。知飲食性不曾動搖,得不動智,入如來智。施者受者,及見食者,皆如食性,不曾動搖,得不動智。亦能如實,知一切法,是名如實,如來實智……新學菩薩,如此觀時,凡夫聖人,本末究竟,平等無二,亦能善達,凡聖始終,究竟一乘……佛與凡夫一切具足,名本末究竟平等,此法身藏,唯佛與佛乃能知之……是名菩薩受食施食,性雖空寂,具足中道智慧藏,亦名色心神通之藏,是名摩訶衍摩訶般若波羅蜜




 








[1] 《隨自意三昧》卷1CBETA, X55, no. 903, pp. 504a-505a




[2] 《會本》58




[3] 《會本》472




[4] 《觀心食法》CBETA, X55, no. 911, p. 687a




[5] 《隨自意三昧》1云:「受食施食具足此義一念一時色心音聲普遍十方一切世界能令三乘各獲其道通達大智到於彼岸如上所說。CBETA, X55, no. 903, p. 505a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陳常定 的頭像
    陳常定

    法善可陳

    陳常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