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俱胝之意/釋印隆法師
七俱胝是梵文,漢譯作百億,亦即頂禮七百億尊的佛,是指禮敬諸佛,為皈依佛寶之意。
------------------------------------------------------------------------------------------------------------------------------------------------------------------
【準提神咒】
出處:慈雲寺http://www.tzuyunszu.org.tw/lecture2-16.htm
稽首皈依蘇悉帝, 頭面頂禮七俱胝, 我今稱讚大準提, 惟願慈悲垂加護
南無颯哆喃, 三藐三菩陀 , 俱胝喃, 怛姪他, 唵 , 折戾主戾 , 準提娑婆訶
咒名開頭應加上「佛母」二字│「佛母準提神咒」,此咒出於《準提陀羅尼經》。根據此經說法持誦此咒並非如此簡單,如經中所說必須按照順序而觀想,由頭往下觀想到足,然後觀自己化為準提菩薩。準提菩薩放眉間白毫光,依照經典所說依文作觀,這樣觀想念誦直至有徵兆出現,就容易了生死,容易得道,此為密宗專修準提的概說。一般人非密宗行者,無法一個字一個字觀修,因此只需照普通念法即可,咒語貴在虔誠!
「準提」是一尊菩薩的聖號,常見的法相也有多種。準提譯為「施為」,即做布施行為故名施為;菩薩到處做布施,其行為產生出世之功德。功德有二,世間功德與出世間之功德,謂有為功德和無為功德。
「布施」亦分財施、法施、無畏施。「財施」,以金錢物質來助人。但這麼做只是一時,仍嫌不足,還得布施佛法,以佛法來滋潤心田,教化他人聞法了生死,所以法施乃出世間的大功德。
各位可能會認為自己又不會說佛法,如何做「法施」?還是可以的,學佛的人為了利益眾生,免受輪迴之苦,將所懂之佛法講給他聽,介紹他來聽經聞法,此即法施。再簡單些,可誦經迴向十方法界一切眾生,又如晚課時做蒙山施食,即是法施普渡孤魂。用餐時合掌供養佛、供養法、供養僧、供養一切眾生,亦是一種法施。
另一種「無畏施」,即讓他人不會驚嚇恐怖,沒有害怕擔憂;給予安慰寬心。心不平衡,生活不安定,要如何使其能安心?有的人聽了經,知道因果輪迴,害怕墮落三惡道,像這樣你能講佛法給予安慰,使其不懼怕,也是布施。此能達到施之功德圓滿的行為,就是「波羅蜜」。
又有六度、十度之說: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謂波羅蜜,也就是藉由這六種行為能到彼岸,渡過生死海。再加上「方便、願、力、智」即是十度。為何講六度或十度?因真實智慧方能顯出法身力量,成就菩薩圓滿功德,如同母親一般能生子女。
菩薩為何叫佛母?準提菩薩稱之為佛母,意即所有佛菩薩是由準提菩薩所出生的。此咒為生出諸佛菩薩之咒,而這咒是由智慧產生,故不但要修六度,還得修十度,要得到真實智慧,方能產生真正之法身。
《維摩詰經》云:智慧為菩薩母。《菩提資糧論》談到智慧能出生一切諸佛菩薩。既為菩薩母,亦為諸佛母,般若波羅蜜是覺初資糧,就是以最初的智慧來覺照一切,用智慧觀照即能產生諸佛菩薩。觀世音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方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因此尊稱佛母。
在《楞嚴經》中,文殊菩薩稱讚觀音菩薩所修之耳根圓通法門,叫做「佛母真三昧」,修觀音耳根圓通法門能生出諸佛菩薩,實乃不思議金剛智慧,稱讚觀音菩薩耳根圓通法門的不可思議,如金剛般的智慧能成就佛陀果位。在《華嚴經》中又稱文殊菩薩為諸佛母、七佛之師,每尊菩薩成佛前,一定要經過文殊菩薩教化;因為文殊代表的是大智慧,此咒亦為佛母準提神咒,所以此咒必定非常靈驗,受持此咒便會成佛。
我聽說修準提咒的人很多,一般在家眾大多念白衣神咒,事實上在家人最殊勝的除楞嚴咒之外,有三條咒需要學:1大悲咒、2準提咒、3觀音菩薩的觀音靈感真言。準提咒是佛母,能達成智慧圓滿,所以提咒一定要會念。
準提菩薩既是佛母,所以此咒對在家人非常需要,就是出家人也有很多都是以此作為主要功課。在焰口本中,或施放蒙山,要結界時,都需念準提咒。所以念此咒可得靈感,還可出生諸佛菩薩圓滿功德,由此可見此咒的重要性與不可思議。
「稽首皈依蘇悉帝, 頭面頂禮七俱胝, 我今稱讚大準提, 惟願慈悲垂加護」
這四句偈不是咒,而是龍樹菩薩所作,猶如吾人誦經前,皆先念誦「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的開經偈。這四句是開咒偈,這是皈依三寶之意,是龍樹菩薩在念咒前的禮讚。要吾人念誦祈求加護,好比誦金剛經前,要先念淨口業真言、淨意業真言等,要先歸依三寶,後來就形成念準提咒都要念這四句。
如果直接念咒語可以嗎?當然是可以的,因為這是開咒偈,那麼念大悲咒也可以念稽首皈依蘇悉帝嗎?也是可以。然後再接佛母大準提,觀音菩薩也是佛母(智慧)所出生,成就其不可思議的功德,以智慧當他的父母親,而非如同眾生靠父精母血所生。所以其父母為智慧,智慧即是準提,故念大悲咒等任何咒語,這四句都可念;了解其道理,照這樣念,袓師這樣作定有其道理。
「稽首」是頂禮之意。蘇悉帝譯成中文是「善圓成」意思是說:善巧方便的圓滿一切願心,善巧方便的成就一切事理。這是讚嘆此咒能感得神通之力量,即至心的念咒,都可成就心願達成,這是稱讚咒語的功德,也是說明法寶的功德力與威神力。所以第一句就是說頂禮皈依法寶,不論那一條咒,都要先頂禮皈依法寶,皈依法寶可使念咒達成願望,故曰:善圓成。
「頭面頂禮」即禮佛。一個人最尊貴的是頭,為了表示我們的恭敬而做禮拜。漢傳佛教有二步半拜法,拜下去沒有翻掌,也是五體投地,但就不是恭敬。頭面接足禮這是佛陀在世的禮儀,大家禮佛都會摸佛足,頭拜下,雙手反掌是要摸佛足?。有一次去泰國,當地習俗是不穿鞋的,信眾頂禮時爭相摸腳,這樣讓我很不習慣,想把腳收回來,他們搖搖頭說不行啦,事先沒說好,一下子來了二、三十人,摸到最後腳都快破皮了。這是根據佛經來的,所以要五體投地。
何謂「七俱胝」?七俱胝譯作百億。亦即頂禮七百億尊的佛,是指禮敬諸佛,所以這是皈依佛寶。
準提外現為菩薩屬於僧寶,雖然準提菩薩為佛母,佛是由準提菩薩而出生,但畢竟他現的是菩薩身,所以也算是僧寶。至此三寶具足,皈依佛寶、法寶及僧寶,所以偈言:「我今稱讚大準提」。
「惟願慈悲垂加護」,指向三寶請願。願其慈悲威德神通力,給予加庇保護。三寶在上我在下,所以垂加護我;如阿彌陀佛的慈悲,雙手慈悲垂下接引眾生。下對上稱讚曰:「垂」,希望能得到慈悲納受,光明普照,加被護念。所以念這四句偈,也有皈依三寶之意,念其他的咒將這四句偈拿到前面,也就是皈依三寶。且身、口、意??,可不用再念?口業真言,「稽首」和「頭面接足禮」
是身業清淨,「稱讚」是口業清淨,「歸依、發願」是意業清淨。既是三業清淨,以此虔敬與願力而念咒,效果與利益當然大囉!
所以這四句不是準提咒,由「南無颯哆喃」開始才是準提咒。
本咒是過去七百億尊佛都曾共同宣說過,故有此一「七俱胝」之稱。為何釋迦牟尼佛也同樣要宏演準提咒呢?有一天,於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富樓那尊者請示佛陀,末法時代眾生的罪業深重,福德淺簿,缺乏善根,易墮惡道,懶得修行,生怕麻煩,請慈悲的佛陀能講個簡單的法門,讓眾生消罪業增福慧。佛陀說了淨土的易行道,富樓那尊者再度說道:「有的眾生不見得要念佛呀!有些眾生根器喜好持咒!請佛陀講個簡單的咒,讓眾生來修。」於是世尊講了準提咒。
佛陀正法一千年時,眾生的根機都很高,都很有智慧,善根深厚,深信正法如法修行,故開悟得道的很多。到像法一千年,和正法只是相似時,修行證果的人就變少了,但仍是有的。末法有一萬年,現在已經二千五百多年,所以我們已處於末法前期了,末法一萬年後佛法便全滅了。根據南傳的講法,佛陀出生至今應該是二千九百多年了,也是末法時期,因此「準提咒」對我們末法時代眾生來講特別有利益。藉由簡短的準提咒來消除罪業,增長善根及智慧。
根據經典記載念九十萬遍的人可消除五逆十惡罪,我們都知道佛教中有個「懺悔法門」,但對於五逆十惡罪還是很難清淨。五逆罪一定墮地獄,十惡罪雖然沈重,要懺悔的話還是有辦法,但要相當虔誠才可以。有一句話說「千佛出世、不通懺悔」,說明五逆罪是很嚴重的,逆是說違人情背道理,也就是說不應如此作卻忤逆違背。
五逆是為:一、弒父,二、弒母,三、弒阿羅漢,四、破和合僧,五、出佛身血。這五條罪很重,殺父母為何說弒?弒即以下犯上。晚輩殺長輩,尤其殺父母比殺人的罪業更重,弒父母、阿羅漢皆屬大惡之罪,不孝之罪,一定要墮地獄。
第四「破和合僧」,即僧團寺院的出家人,原本大眾和合修行,卻做出破壞僧團和諧的事,搬弄是非,擾亂清淨,使他人無法專心一致的修行,此曰破和合僧。這罪過很重,別人較不易犯,佛教徒卻易犯。因為信徒到很多寺院發心,到處去拜四處去共修,這是好事;但千千萬萬不要把這兒的事,拿到別的寺院胡謅,把那兒的事搬來這兒講,到處散撥謠言,使得人心惶惶,修行產生了疑惑猜忌,這種罪過是最嚴重的。
吾人信佛皈依三寶,為的是要了生死求解脫,結果三寶弟子不知謹守本分,守護口業,常會破壞和合的僧團。罪業重哪,再怎麼修都難解脫!故常在各處寺院跑的,要常常反省,注意自己的口業。修行是為自己非為他人,別人破戒如何差勁,不可與之比「爛」,各人造業各人擔也不是別人成佛我就能成佛,因此別人成佛、行善、造業、破戒,也與我無益,幫不了自己,唯有自己好好用功,才是正途。所以無論在家或出家,不要去批評毀謗人家,乃至破和合僧。到寺院禮佛是為聽經修行,?不要造罪,這點非常重要,破和合僧為五逆罪之一,需特別小心。
第五是「出佛身血」,意思是將佛陀的身體弄傷了。現在沒有佛,所見的是佛像。不管泥塑、銅鑄、木雕的,只要是佛像都不可打壞,否則如同出佛身血。不過有一點要說明:不是故意的話就另當別論;或者佛菩薩像浸到水壞得差不多了,此時要處理,燒一燒之後拿至活水的地方讓其流走,這與出佛身血不同。
我常強調要裝佛像,要真的有需要才裝,要印佛像送人要有需要才印。否則,別人不見得需要,你印了一大堆,這樣是不好的。將來很難處理,最好的話還是自己要處理好,不要留給孩子們苦惱,?不要存惡心去破壞佛像,否則罪過深重了。
犯五逆十惡罪是非常嚴重的惡業重罪,但只要至心虔誠的念九十萬遍準提咒,即可消滅此罪。換句話說誠心持念,可增長福壽,消除一切災難病苦。如果四十九日皆念準提咒,自然有二護法神來保護你。
求智慧、求消災、求神通,求成佛皆可達成,滿足願求。此咒為十方諸佛共同受持的,特別是能念滿一百萬遍,便可往生十方諸佛的國土,親聞諸佛講經說法,供養十方諸佛。
準提咒很短,功效非常大。因此講十小咒時,我曾向大家說明:楞嚴咒是咒王;十小咒是十條較短的咒,非功德小,虔誠持誦,功德一樣。而楞嚴咒,每日至少持一遍,邪魔便不入身。如你無法念那麼長,亦可念準提咒,而十小咒能收入課誦本中,可見是由諸咒中選出的精華。這些咒與我們有切身關係,咒短利益大,因此置於早課內,讓大家天天受持,必然得到咒的功德。
【聖無量壽決定光明王陀羅尼】
唵 , 捺摩巴葛瓦帝, 阿巴囉密沓, 阿優哩阿納, 蘇必你, 實執沓, 牒左囉宰也, 怛塔哿達也, 阿囉訶帝, 三藥三不達也, 怛你也塔, 唵, 薩哩巴, 桑斯葛哩, 叭哩述沓, 達囉馬帝, 哿哿捺, 桑馬兀哿帝, 莎巴瓦, 比述帝 , 馬喝捺也, 叭哩瓦哩娑喝
此咒出於《大乘聖無量壽決定光明王如來陀羅尼經》,可以在藏經裡找到幾種不同的譯本。這是時代不同、譯師不同之故,主要還是有二種之別。此咒是幫助眾生將本具之佛性顯現出來。眾生自性與十方諸佛的佛性本來相同而無差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但眾生的自性被無明、煩惱、染污覆蓋太久了,所以得經由修行將佛性顯現出來,此即是持念本咒的利益。
何謂「無量壽」?顧名思義就是無量的壽命。十方三世一切佛成道以來壽命歷經無量劫,超越生死沒有死亡且壽命長,完全法身不變叫「聖無量壽」。佛陀的智慧光明普照十方世界,無有障礙,這是「決定光明」。眾生與佛自性相同,都具足無量壽光明遍照,但因長久以來被遮蓋了,需藉助修行外緣,才能將佛性顯現出來。而我們需了解,佛性非修方能得之,不是成佛才有佛性,而是本來具足,但得靠外在的因緣,自性佛才得以顯現。
有道是「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心是有佛性,但要修才能作佛。天台宗解釋「六即佛」,有「理即佛、名字即佛、觀行即佛、相似即佛、分證即佛及究竟即佛」。
何謂「理即佛」?道理上講我們是佛,本具佛性,這是從道理上立說的。「名字即佛」,從佛性名字上了解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切法盡是佛法,大家皆可成佛,所以常不輕菩薩說,每個眾生皆可成佛。但非這樣就是佛,還需「觀行即佛」,簡單說:要依教修行。所謂觀照般若,不經過觀照修行無法成佛,故依解起行曰觀行即佛,道理是佛,名字上是佛,但定要依教理、方法來修,方能成佛。
修行中又有「相似即佛」,就是修行六根清淨至十信位的菩薩。其六根清淨了,所以有了佛的本性模樣,佛的六根清淨無染,透過薰習修行相似即佛。「分證即佛」是像菩薩般有真智修行,斷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由初住位至等覺地都是證位,共四十一位,分分而修,分分得證,及至修到妙覺地,完全圓滿曰:「究竟即佛」。
從道理來說,眾生皆有佛性沒錯,但我們知道佛是「覺者」。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應具三覺:「本覺、始覺、究竟覺」,以此來了解佛的意義,會更加圓滿。「本覺」即佛與眾生,佛性平等,而眾生因迷了本來的覺性,起惑造業才淪為不覺之眾生。但眾生覺性歷三塗經六道,佛性也絕不會因而失去。猶如眼睛突然發炎生病,角膜炎會痛,將眼睛掩蓋起來,這樣一來,雖看不到外面,但不代表外面無光明無太陽啊!眾生雖造業,但本覺仍是佛,所以在大乘經中,常說一切眾生本來就是佛;又說一切眾生本源真如,與十方諸佛無二無別,與佛相同。因有佛性我們才能成佛,因一念迷了本覺,而為眾生。
由在聽經聞法,靠外緣不斷來修,便能顯出本覺,此曰:「始覺」。本覺的理體是主因,遇外修的緣,因始覺返照顯現本覺,破一切無明惑,消除煩惱。此時完全恢復本體,現出理體,覺性便一躍而出,最後達究竟清淨,此曰「究竟覺」。
了解此道理,知道自己迷惑已久,所以要親近善知識,要不斷地聽經聞法,才會知道真理,才懂得如何修行,才能達到究竟覺悟。
世尊同情悲憫眾生,擔心眾生在佛性尚未顯現出來,無常,就先找上門,因此宣說此咒。念此咒可得長壽,這是佛陀當時告訴文殊菩薩的,因文殊菩薩說眾生皆有佛性,卻迷惘造業,真是可憐。所以文殊菩薩一直想辦法幫助眾生回歸佛性,佛陀安慰其:「眾生有一天總會覺醒……。」但文殊菩薩說眾生壽命短啊!當時佛與文殊菩薩講時,人的壽命應為一百二十歲,每經一百年減一歲,佛陀至今將近三千年,我們減了三十歲,應為九十歲,而目前要活到九十歲的少之又少。一般人少年不經事,老了才想修,這時的生命、身體、環?等,已經垂垂老矣,欲振乏力囉!因此一生中要將佛性修到顯現出來很困難,故佛陀大開方便讓我們念此咒,延長壽命不夭折,能利用時間修行,讓佛性顯現。
至此佛陀又跟文殊菩薩講二句重要的話,「若要眾生壽命長,除非人人不造業」,要壽命長絕對不要造業。本來世間沒有人,只有天人,後來也造了惡業,天上無法住,才下凡人間,天人眾是愈來愈少,人是愈來愈多。而事實上人是愈少,動物是愈多,以六道平均率算來,人類最少,因會造業,人類是因天道減少而增的,但人卻都墮落為畜生道了。
有人說人愈來愈多,過去人口才多少而已,但如與動物比起來,卵生、胎生、濕生、化生,動物是四生具足,人只有胎生而已,而且動物的種類數量更是難以計數。因此要修行還需有健康長壽的生命,所以佛陀憐憫未來世短命的眾生,故說此咒。
有人寫信問我,佛教說眾生好造業,會淪至六道輪迴,那麼現在的人造業的多,為何人愈多呢?人與動物相比,不要說瀕臨?種的,隨便拿一類眾生來比,人在數量上是非常少的,光是海底的就有多少呢?因此人的數量並沒有特別多。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