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普洱熟茶有沒有收藏價值李文華
普洱熟茶有沒有收藏價值?
“普洱茶發酵到頂了”(片面之語),收藏後品質變化還有
空間嗎?
市場上,還有些通俗的傳說,說所謂“生茶收藏,熟茶現喝”
,是這樣嗎?
一直沒空敍說此話題,面對越來越多普洱茶愛好者的詢問,
覺得有必要對普洱茶熟茶的品質特徵、發酵成熟度、收藏與
品飲等許多話題作些解讀。
這兩年對普洱熟茶產品做了不少研發工作。在大益普洱茶熟茶
的產品結構中,高中低檔,不同產品結構、制式,2005年以來
都有了一些作品。高端的“班章普洱餅、勐海之星、金針白蓮
、0532、象山普洱餅”等產品,風格獨到;中端產品,V93普洱沱茶、0652、7672等,純正厚實的產品特徵,也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有機會總結一下自己對普洱熟茶的感悟,也是有意義之事。
問不少普洱茶消費者,真的品飲過時間稍久一點的普洱熟茶嗎?許多人回答“沒有”,但他們卻宣揚著“藏生茶喝熟茶”的理念,或者說“入門喝熟茶,老茶客品老生茶”,甚至說“熟茶因為快速發酵,茶性已死”,而不懈一顧。這是多麼偏激的舉動,如此一來,他們也就失去了體驗普洱茶豐富多彩魅力的一次機會。
普洱茶熟茶,普洱茶生茶,是雲南普洱茶的兩大重要產品分支,缺一不可。生與熟,構成了普洱茶的森林、粗老與細嫩(指原料),風韻初顯與陽剛成熟,茶區與山頭,純料與配方,餅茶、磚茶、沱茶,許許多多普洱茶元素,則是構成這個森林的樹木。過分熱衷某一個元素,山頭也罷,純料也罷,生茶也罷,熟茶也罷,可能會一葉障目,變得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老熟茶,如同紅酒一樣,雖然發酵基本完成,但也需要時間完
成其純化的過程。首先,是散去蒸壓形成的“水氣味”,以及乾燥過程的“火味”。其次,散去一些“發酵之味”,以獲得更加純正的滋味與香氣,陳香也才能更好的展現。
熟茶品質特徵的變化,在上述兩點上是相當明顯的。新出廠的
熟茶,滋味醇和,香氣純正,陳香初顯。半年後,滋味更加
濃郁,顯露醇厚的本性,而陳香之氣,則由有低沉漸漸向高揚
轉化。這種體驗,許多消費者有過經歷。也有些不明白的消費
者,有時候會誤解,似乎這一批熟茶,不如上一批,或今年某
產品不如去年某產品。實際上是時間點的不一樣。
經歷了一段時間,普洱熟茶完成了一定的“純化”。這就是
所謂“退火”後的普洱茶更好喝,存儲幾年後的普洱茶口感
更優秀,這也是消費者對有幾年的普洱熟茶產品趨之若鶩的
原因之一。
普洱茶界的一些老前輩,也早就注意到了這個問題,勐海茶廠
前輩老廠長 唐慶陽 先生,當年對提高雲南普洱茶品質,提出
過兩條重要意見,一條是“標準”的問題,即嚴格工藝與對樣
生產的問題,另外一條就是“給一段時間進行“純化”(以及
醇化),以展現普洱茶獨特陳香的問題”。
因為熟茶及時消耗太多,能留存的老熟茶不多,能大面積交流
品飲也就更少。能體驗老熟茶與老生茶不同風韻的人,則更少。
品鑒到老普洱熟茶獨特“綿柔、砂化、陳韻”的風骨之美,絕
對是可以和品飲老生茶一比的另外一種享受。
講了純化的問題,更重要的,是普洱熟茶收藏過程中的後續
醇化,是彰顯普洱熟茶韻味的重要過程。紅酒的收藏醇化與
普洱熟茶的收藏醇化可謂異曲同工。
如此說來,普洱熟茶品質的提升,在收藏過程中也是有很大
空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