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頭又被稱為「金剛王寶劍」,不僅能將妄想、雜念一掃而盡,還能摧破煩惱魔、生死魔、五蘊魔或天魔等一切魔障,如此強大的威力,若是不知運用,實在很可惜。2011年底,14歲的「牛牛」張勝量到法鼓山美國象岡道場打了一次話頭禪七,小小年紀對禪修卻已有所悟,小編分享牛牛在禪期中的體驗,以及對話頭禪的理解,希望大家也能從中獲得啟發。

無音之音
■牛牛(張勝量)

幾個啟發性的故事讓我明白話頭禪的意義,以及真正的答案。一開始,我在小參時問查可老師(Zarko Andricevic,聖嚴法師⋯⋯西方法子):「『我即是話頭,話頭即是我』是什麼意思?」

他反問我一個問題:「當一個人的鑰匙丟掉了,這個人十分著急地要找鑰匙,會一直坐在那裡問:『鑰匙在哪裡?鑰匙在哪裡?』還是會全身心投入地去找?」我瞬間明白了,在這個人找鑰匙時,「鑰匙在哪裡?」這個問題即是他,他即是這個問題,與話頭和修行者的關係完全一樣。當我極其想要問話頭時,話頭即是我,我即是話頭。

第五天在參話頭後的休息時間,我突然產生了一個問題:「話頭的答案是什麼?是可以想出來的嗎?」關於這個問題,一個故事加一段開示完全回答了我的問題,也讓我明瞭今後修話頭禪法的方向。

第一個故事是查可老師對我說:「我們的思想就像海洋裡的魚,我們的大腦就像海洋,而話頭的答案卻在天空中。魚是永遠搆不到天空的,就像大腦中的思考是永遠無法達到話頭的答案的。」說句實話,當時我一知半解,真正讓我完全明瞭的是,果醒法師(東初禪寺住持)後來給我一小段開示。

我去找果醒法師,我說:「平常,我們問一個問題,會有一個答案,問題的答案是有存在一定的關聯的,話頭和它的答案的關係,是不是和前者的關係不一樣?」

果醒法師說:「一般的問題和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存在『能所』(或者說是主、客)關係的,問題是主,答案是客,因為世人對事或對人總離不開『能所』,所以始終處於輪迴之中。而為何我們說參透話頭就可以開悟,超越輪迴呢?因為話頭和答案是沒有『能所』關係的,想要參透話頭,首先就得超越『能所』,或者說超越了『能所』,就能參透話頭。如果用想的,必定是離終點愈來愈遠。」

我一下子明白了,為什麼我們把話頭禪法的第二階段叫問話頭而不叫想話頭,話頭果然是金剛王寶劍,斬斷一切妄念,在話頭中,「佛來佛斬,魔來魔斬」,在話頭中「佛即是魔,魔即是佛」,一切皆是幻境,是妄想。把話頭帶到日常生活中,做任何事都一定能夠專心!

禪修結束後,我突發奇想,為何不將話頭帶進音樂中?「誰在彈琴?」、「什麼是音樂?」、「音樂的本來面目是什麼?」等,皆可用作話頭。果醒法師覺得我的想法好。果醒法師更對我說,當我達到「沒有彈琴的我、沒有聽琴的觀眾」時,我就可以超越能所了。

話頭,可以把心愈修愈細,可以聽到別人聽不到的聲音,可以感受到別人感受不到的音樂。貝多芬晚期耳聾,但是為什麼寫出如此著名的《第九號命運交響曲》?其實,我們看東西不是用眼睛看,是用心看;聽聲音不是用耳朵,是用心,其他四根也是如此,只要心修得夠細,觀自在菩薩的耳根圓通──六根互用,是完完全全水到渠成的。

當一些人具有常人沒有的能力,或辦到常人覺得無法想像的事時,世人一般都會把這一類的現象稱為神通,或者是超能力。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有這些所謂的「超能力」。科學家們已經闡明,我們日常使用的能力,其實還沒有達到我們所能掌握的能力的百分之三。

心的力量是無比強大的,因為萬象萬法皆由心生,極樂淨土皆在心中,一切皆是由心所化而成。我相信,將話頭帶進音樂中,我會彈出最獨特的音樂!(摘錄自《人生》雜誌343期〈無音之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陳常定 的頭像
    陳常定

    法善可陳

    陳常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