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家楨:《金剛經》是修福修慧的指標


闡述般若空慧的《金剛經》,是廣大佛教徒必持的一部寶典,許多知名人士也喜讀《金剛經》,今天分享畢生護持佛教的沈家楨居士,如何將《金剛經》的般若妙用與生活打成一片?


■ 梁金滿

 




旅美航業鉅子沈家楨居士(西元1913年~2007年),在母親的影響下,自幼信仰佛教,也畢生護持佛教不遺餘力,他成立美國佛教會、大莊嚴寺等,對於佛教在西方社會的推廣貢獻卓著。

⋯⋯

沈家楨與《金剛經》的因緣甚深,他在《金剛經的研究》一書中提到,自己從小就喜歡《金剛經》,就讀小學時有一次國文考試要交一篇作文,他在文中引用了《金剛經》中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雖然當時根本不懂經文意思,但那篇作文獲得老師大大的讚賞,還得了個「甲」,沈家楨說,這是他第一次將《金剛經》用在日常生活中,給了他極大的鼓勵。

然而隨著年紀增長、知識增多,《金剛經》與他的日常生活卻愈來愈疏遠,沈家楨曾說,雖然對《金剛經》有種說不出理由的仰慕,可是總覺得高不可攀,沒法和現實生活相契合。直到1988年,他的妻子居和如女士捨報,沈家楨在佛桌上看到她念了十八年的《金剛經》經本,發願繼續妻子的定課,從此每天至少念一部《金剛經》,並研讀各家註解或自己思考經義。

1989年,沈家楨應紐約菩提心基金會之邀,在僑聲廣播電臺《菩提心》節目講「《金剛經》的研究」,以二十多道題目,藉問答方式分享對《金剛經》的體會。例如「為什麼有『爾時,世尊食時』這段日常生活的紀錄?」、「為什麼佛要問:可以身相見如來不?」等,以現代語言,生動例子進行解說,後將演講內容編輯成書,非常適合對《金剛經》有興趣,或對於經文名相及反覆敘述方式感到困惑的學佛新手。

沈家楨認為,《金剛經》譯文流暢易讀,一本在手,已經足夠修持。可以全部念一遍,也可以拿一段或幾句經文,仔細尋繹經義,意趣無窮。例如:「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

沈家楨認為,這三小段可說是《金剛經》的精華,具足了大願、大智與大行,涵攝了佛法的精華。沈家楨對「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這句經文尤其相應,並以此作為自己修福修慧的指標。他說:「『應無所住』是修慧,『行於布施』是修福。『應無所住,行於布施』連起來,就成為不住相的修福修慧,是無相功德。」

他也提出在家人修福慧最要緊的口訣,就是「隨時抓住機會,盡量布施,任何好事,都將功德迴向法界一切眾生。」(更多內容請看2012年10月號《人生》雜誌350期「解開《金剛經》智慧方程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陳常定 的頭像
    陳常定

    法善可陳

    陳常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