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8《公案一〇〇》p. 0193 |
德山的棒/聖嚴法師開示
德山宣鑒上堂說:「問即有過,不問獨乖。」隨即有僧出列禮拜德山,德山舉起棒子就打,僧不解:「我只是禮拜你,你為什麼打我?」德山說:「待汝開口,堪作什麼?」
在中國禪宗史上,唐朝出了兩位非常卓越的禪師,分別以「棒」、「喝」聞名。德山宣鑒善於用棒,臨濟義玄精於用喝,因此號稱德山臨濟是棒喝家風。但大家不要誤會,不是德山見人就打,也不是臨濟見人就喝,而是他們二人用棒喝手段來啟發弟子的例子比較多。用棒用喝的方法,最容易使人的妄念轉不過圈來,一旦妄念起不來、轉不過,便能使你妄念頓消,悟境出現。如果採用柔性及迂迴的方式,所費的時間可能較長一些。
這則公案是說,德山在法堂上出題目考驗聽法的弟子群:一邊要大家發問!立即又說:如果發問就有過失;如果不問,就違背了禪的宗旨。這是陷人於兩難的手法,問也不對,不問又不行,這種方式能使弟子們的心念不知所措,逼到走投無路,就可能兜底脫落,通身放下,悟境出現。不過此時並沒有人開悟,倒有一個伶俐僧人,心想:「我不問,出來禮拜總對了吧!」好個小聰明,其實心中念頭一動,已經失去了禪機,當然該打。這時不思不想,反能頓斷煩惱、頓破執著、頓除妄想分別。如果玩小花樣,想用另一個方式表達,早已不是德山希望得到的效果,因此舉起棒子就打。
僧人覺得很無辜:「我不是問,也不是不問,只是禮拜而已嘛!」德山說:「還要等到你開口問嗎?」意思是口雖未問,身心已有了問的反應,既然已違犯了約定的規則,豈不是討打。
德山常用棒,卻並不表示他有暴力傾向,他是慈悲心重,所以偶爾會用毒治毒,鉗錐逼拶,打落弟子們的妄想執著。
這一段公案,說明了人都是習慣地用思考來判斷問題、應對問題。這在平常情況下並沒有錯,但在禪的意境,則要我們超越思考、邏輯、理論,而把自我的判斷、立場全部放下,如此才能超越於主觀與客觀、內在與外在,變成一個大自由、大自在、大解脫的高人。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