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門故事】 貪睡比丘的前生
 
應當觀察睡眠過失二十種。若觀察時,能令菩薩發起精進,意樂無倦。彌勒!雲何名為樂於睡眠二十種過?
一者懈怠懶惰;二者身體沉重;三者顏色憔悴; 四者增諸疾病;
五者火界羸弱;六者食不消化;七者體生瘡皰;八者不勤修習;
九者增長愚癡; 十者智慧羸劣; 十一者皮膚暗濁;
十二者非人不敬;十三者為行愚鈍;十四者煩惱纏縛;
⋯⋯ 十五者隨眠覆心;十六者不樂善法;十七者白法減損;
十八者行下劣行;十九者憎嫌精進;二十者為人輕賤。

——應當觀察喜歡睡覺的人的二十種過失。如果能做這樣的觀察,能令修菩薩道的人發起精進之心,而不會疲倦懈怠。彌勒!貪睡的二十種過失是什麼呢?

一、一天比一天懈怠、懶惰;
二、四肢沉重無力;
三、容顏憔悴;
四、導致各種病症;
五、體溫差,身體很虛弱;
六、消化不良,胃中積食;
七、容易得各種皮膚病;
八、沒有時間學習修行;
九、昏昏沉沉,愚癡增加;
十、靈性泯滅,腦子變笨;
十一、膚色不好,氣色很差;
十二、鬼神、護法神不會生恭敬護持心;
十三、舉動遲鈍,精神委靡不振;
十四、被各種煩惱所糾纏;
十五、阿賴耶識裏面煩惱的種子、壞習氣會障礙清淨心、障礙生智慧
十六、對於一切善法不生歡喜心,沒有精神,不想去做;
十七、善行一天比一天減少;
十八、行為低下惡劣;
十九、對別人少睡眠、很用功、很精進,產生嫉妒、嫌棄、惱怒;
二十、被世人輕視、賤看。

【佛門故事】
 貪睡比丘的前生

過去,佛陀在舍衛國的祇園精舍,教導比丘應當精勤修行,轉化所有障蔽自心光明的煩惱;佛陀告訴弟子們:世間諸法盡皆無常,若能淨心,即得智慧,徹見實相,便可遠離苦惱,得大安樂。

當時,有一比丘心智昏鈍不明,不能體會佛陀苦心的教導,每日飽食後即關起房門,放縱習性,咨意睡眠;貪愛色身快意舒適,從不修習無常觀等觀行法門。佛陀觀察這位比丘總是懈怠懶惰地度過每一天,不知自己的生命只剩下七日的時間,擔心他因放逸而墮落三途,於是前往比丘靜室予以度化。然而在房內的比丘不知佛陀的到來,依舊酣睡不醒。佛陀見其心念汩沒,覺性迷昧不顯,便彈指作聲令其覺曉,同時呵斥道:

“快起床,怎麼還在睡覺呢?你這樣的行徑就像牛馬身上的寄生蟲,以及螺、蚌、蠹蟲一樣,不知此身乃眾苦根源,隱蔽於不淨之中,只因貪愛身體的舒適而懈怠墮落。如同有人受重傷,遭遇如此危急厄難,卻安逸睡眠而不尋求解脫之道。修行之人不能懶惰好眠,常當自警,心心念佛、念法、念僧,學習諸佛菩薩的事蹟,便能遠離憂患苦惱。此外,還要常觀無常苦空,破除邪見、令生正見,便是世間明眼之人。若能如此,千倍福報功德由此而生,永遠不會墮入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

比丘聞佛音聲,如雷貫耳,驚坐而起,見佛親自教誨於前,立刻起身頂禮佛足。佛陀接著問比丘:“你能憶知過去生的因緣嗎?”

比丘惶恐地說:“弟子心智為五蘊煩惱所覆蓋,不能明瞭多生累劫宿命之事。”

佛陀悲憫地說:“你在過去維衛佛時曾出家修行,不僅不誦經持戒,更貪求名聞利養,飽食終日懶散不勤,從不存念佛法義理,所以命終之後便墮落為寄生蟲。五萬年後果報受盡,又投生為螺、蚌之類和樹中蠹蟲各五萬年,這四種蟲心智昏暗,長生暗冥無有智慧,貪身愛命喜好隱蔽之處,以冥為家不樂光明;若待其一覺醒來,已過了很長的時間!如此久遠纏縛於罪業之網,不求出離。今日,你終於罪畢福生,能生而為人,更得以出家修行,但為何還要重蹈覆轍,貪著睡眠以待來日墮落?”

比丘聽了過去生懈怠受苦的因緣,全身毛骨悚然,心生懺悔,自此一心修佛,以精進勇猛之力斷盡煩惱,證得阿羅漢果,不再受生死之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陳常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