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絞痛的藥膳療法:有病請看醫生,僅供參考。
 
轉引自:羽芯蓮鳳閣(羽芯心靈休息室)

• 玉米粉粥:
  材料:玉米粉、白米適量。
  作法:將玉米粉加入適量的冷水調和;白米煮成粥後加入調好的玉米粉,同煮成粥。
  功效:可降血脂、降血壓,對動脈硬化引起的心絞痛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茶飲療法:
• 山楂荷葉飲:
  材料:山楂15克、荷葉12克。
  作法:將山楂、荷葉以水煎煮代茶飲。
  功效:活血化瘀、消導通滯。
• 菊花山楂茶:
  材料:菊花、生山楂各15~21克。
  作法:以水煎煮代茶飲。
  功效:清熱、降血脂。

氣功療法:
可以坐式或臥式,意守丹田,自然呼吸。

心絞痛的日常護理需定時給予藥物、治療
• 隨時監測心跳的情況,以觀察有無心律不整、血壓下降、呼吸困難等情形。
• 給予患者支持、鼓勵,並解釋病因,來減輕焦慮。
• 若以中藥藥貼治療者,應於睡前使用,以預防半夜心絞痛的發作。
• 改變生活型態,維持理想體重。
• 避免食用高熱量、高膽固醇與產氣的食物如汽水、油炸類、海鮮類等;需少量多餐,也不可吃刺激性食物如咖啡、辛辣等;應多食用低脂肪、低膽固醇,低鈉飲食及蔬果、豆類等高纖維的食物。
• 可做適量的運動改善心肺功能,增加循環;但餐後2小時內應避免運動,運動前最好先服用藥物,以免誘發發作。
• 要戒煙,及避免曝露於泠空氣的環境下;勿使用減肥藥、鼻塞袪除劑……等藥物。

 對於某些人來講,或許無法接受長期西醫的藥物治療,這是因為雖然西藥的藥效快,但是相對來說其副作用也較大;然而中藥、針炙方面的治療,雖然效果不是很快,但是卻很溫和,且無副作用。所以,多數人都採取急性發作時,先以西藥來控制病情,當症狀較緩解時,則改為中藥作根本治療

附錄一
穴道位置

• 肺俞穴:第三胸椎脊突下,向兩邊旁開1.5寸。
• 心俞穴:第五胸椎脊突下,向兩邊旁開1.5寸。
• 厥陰俞:第四胸椎脊突下,向兩邊旁開1.5寸。
• 氣海穴:在第三腰椎脊突下,向兩邊旁開1.5寸。
• 關元穴:在第五腰椎脊突下,向兩邊旁開1.5寸。
• 膻中穴:本穴在胸骨正中線上,兩乳頭之間處;或為第四、五肋間平齊的地方。
• 三陰交:從足內踝尖直上三寸(及四橫指),靠腿骨後緣的地方。
• 太溪穴:足內踝後緣與跟腱內側的中間,與內踝尖平行就是本穴。
• 豐隆穴:從外踝前緣與犢鼻聯線的二分之一處,距離脛骨約二橫指。
• 郗門穴:手掌向上,腕橫紋正中直上五寸,當兩筋之中即是本穴。
• 少海穴:在肘關節內側,與肱骨連線的二分之一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陳常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