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定須知 若人靜坐一須臾,勝造恆沙七浮圖。

各位法師慈悲!各位居士歡喜!


中國人修道要成功,有四個條件。第一個是“”,法不是指的普通的教義,而是講修行的口訣。密宗的三個步驟,第一步是“灌頂”,第二步是“授經”,就是給你修行的法本、儀軌。第三步才是“授訣”,解釋儀軌裡邊口傳重要的東西。那麼我們有沒有呢?我們都有了。元音老人的三部著作,我們謝謝白師姐給我們簡略編成一部修行的手冊,我們依止它去修行一定很夠。我們還期望還有一部叫︽楞嚴經要解︾,我們等待它的出版。


第二個就是“”,我們中國人的寺院,沒有這樣的問題。只要你是一位出家人,你的腳一踏到這個寺院的一塊磚頭就好,這個寺院就應該有你的一份。但是很可惜,喔!現在十方叢林都是一個假的招牌。現在紐西蘭有西藏的代表寺院叫“得智菩提學會”Dorje Chang,你要來修行可以,但是你每個月要pay我們多少錢,要付房租錢,要給伙食錢,如果不這樣就不能來,這個和我們中國人的觀念完全相反。不可認為不對,這是西藏的規矩。


現在我們大家並不發生這種問題,每個人修行的道糧足足有餘,不要說修一輩子,可能你修三輩子都用不完。第三個“”,就是良師益友。我們說:﹁不退菩薩為伴侶。﹂我們要以菩薩為侶,這個我們都有啦!我們這麼多的師兄、師姊,還有法師們指導我們,我們良師益友都有了。


第四個是“”。第一次是Lily和白師姐去找的一個地方很好,叫Yoga Center (瑜珈中心)。我們在那裡第一次做三天的佛法實驗。那個時候有林金生老師講話給我們聽,還有我覺得最懷念的,就是在圓滿的那一天,每個人手牽著手,跳︽心經︾的舞。就是唱:﹁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現在第二次,白師姐帶領大家去,林金生老師他馬上就要來了,也會在他家裡再講法。但是我自己已經沒有體力和大家一起去了,這就表示了﹁無常﹂的道理。佛教講實驗,我們中國人是用它的兩個名詞,這兩個名詞是梵文的,一個叫“禪那”,一個叫“瑜珈”。普通人都是用禪那這個名詞,倒是會用Yoga的比較少。但是﹁唯識宗﹂把他全部的修行到成佛的過程叫做Yoga,西藏密宗把全部的修行過程叫做四部瑜珈。


我們修行的人和印度的婆羅門教有什麼不同呢?其實佛教也是印度產生的一個思想。我們的不同,並不是方法上的不同。他是講Yoga,也是講禪定。但是我們和他不同是知見的不同,並不是方法的什麼不同。所以,我們到Yoga Center去做這種佛法實驗的工作是非常好的。在Yoga裡邊,現在流行的第一種是Asana Yoga,體位瑜珈,有很多女孩子在學。


第二種Roja Yoga中文把他翻成智慧瑜珈。第三種最有名的叫Kundalini Yoga。中國人把他翻成“拙火”,或者叫“蛇火”,或者叫“軍荼利”。中國人提出來,修行的是法、財、侶、地四個條件,我再加一個“”,因為這四個條件都是空間方面的條件,應該加入時間方面的條件。那修行要多少時間才能完成呢?我們可以這樣說,需要一萬個“功時”。這個功時的意思,就是說,要能入靜的功夫才可以算,要是你不能入靜,那不能算一個功時。


那這個“”呢!時間要一萬個功時才會成就。如果你一天試驗三個小時,那是九年;如果你一天做十個小時,那是三年。我們學的是禪宗,而淨土宗講﹁花開見佛悟無生﹂,那人家講:﹁師父!你講要修禪宗,但是你又講淨土,不知道你的意思是什麼?﹂好像目標並沒有穩定,其實,我心心所修的是禪宗。但是,我口口所講的,沒有一句話不是淨土。我也時常說,請淨土宗信徒和大法師原諒我,因為我時常的把他們在我們禪宗這一條路上的攔路虎,或者干擾把他清除掉。有人講,現在這個時候不要講禪宗啦!那是不可能的,人都修不到啦!


那我們說一說,我們現在修這個的資格。第一個禪宗,我們要徹底的了解“非三乘教,必須出家。”學禪宗不要出家的,和三乘教不同的。他是“一乘教”,不一定要出家的;出家當然好,不出家一樣也可以修。還有他不用種種的對治法,對治法都是三乘教。“從自心用功,不涉文字”所以就是你一個字不識也沒有妨礙。但是,﹁師父!我知道這種道理,可是現在有的人根器很低很低,修是修不到的。﹂


﹁喔!你這樣子講太不對了,沒有一個因是沒有果的,連你唸一句阿彌陀佛,都可以升到西方去極樂世界。你卻說人家分分鐘保持純淨心靈的人沒有用,那是對法的認識沒有認識到徹底。﹂ “若人散亂心,入於他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所以一個寶剎可以壞,但是你一念清靜就可以成正覺。


我們看並沒有一個下根的人,等於我們中國的一個理學家,他說滿街都是聖人。我們因為徹底的知道人人皆有佛性,所以人人是上根。你有佛性不要辜負於己,你自己就是上根。禪宗講的上根和下根並不是淨土宗講的那種分法,我們是講你信得住,信得即自己心的性就是佛,佛就是心,那就是上根;如果你不信,那就是下根。


講到這裡,我學佛教是四十年了。從學習期到成長期,再到成熟期,但是到完成期,那還有很長的一段路。我現在先要介紹我自己給大家認識。你要跟我學,你要徹徹底底的了解我懸智法師的思想,所以我寫出一個綱目“懸智佛學思想”,現在也有人出“印順佛學思想”的研究。或者說總批評。我的佛學思想是什麼呢?第一用分類講佛法,佛法是從三方面來講,第一佛法解脫的部分是“自證”。第二佛學是學術的部分是“方法”。第三佛教的宗教部分是“度人”的。


︿觀音法門﹀和︿淨土法門﹀要分開講,一個是主智一個是主情;小乘般若和大乘般若要分開講。一個是講一切智,一個是講道種智,一切智智;中觀解般若,唯識解般若要分開來講,一個是用空來講,一個是用有來講;法相,唯識要分開講。但是洪師姐問,師父你講要分開講,我在字典裡查到,他說法相,唯識是一個東西。那要怎麼樣分呢?後來我想到一句話,藉著這個機會來分得好清楚。


就是︽楞伽經︾講的,什麼叫法相?﹁五法三自性﹂,就是講法相。“五法”呢?就是名、相、分別、正智、如如。“三自性”就是講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如果他講的是這些,我們把他歸到法相裡邊去。唯識呢?是八識二無我,如果講這些,就歸到唯識裡邊去。


謝謝藏慧法師現在講到三乘共學三乘共學應該是般若。但是我講五乘共學,即八正道人乘,天乘,聲聞乘,圓覺乘,菩薩乘,都以八正道為主。佛法,我們學的第一個就是禪法。第二個法界觀法界大定。這個是我們起我們這個團體的名字為禪華道場的緣故。印度佛法為小、始、終教。中國佛法為圓,頓教。佛法以禪宗為主,道路雖然很多,但是你們所該走的只有一條。


講到佛學,佛學的範圍很廣,它包括哲學、倫理學、政治學、醫學、天文地理學、教育學、心理學、邏輯學、生理學、神話學、文化學、藝術學、運動學、科學、性教育、社會學、文學、禪定學、語意學、聲韻學、建築學、宗教學、歷史學、衛生學、神學、靈學、科學、數學、比喻學、神秘學、特異功能學。佛學與人生的所有學術無不有關。我講的有這麼多,可能你們想的還要更多。


我們的佛學是以﹁唯識宗﹂為主,就是以玄奘法師為主。這麼多學問裡邊,我講一個就是比喻學。佛經裡有好多,你不要把它當成真正的,他是一個比喻。好像我們上次講牛郎、織女,這是一個比喻。不是真正有一個人他的名字叫牛郎、不是真正有一個人她的名字叫織女。是天上的兩顆行星。我們中國人把這個星叫做牛郎星,這個星叫做織女星,他們每年在軌道上有一次交會的日子。所以我們才照比喻學來代表修行,修行的那一個部分,就是我們客觀的認識宇宙的森羅萬象。


我們講“”,就是你對它認識的真理在主觀方面講。佛教也講空,這個東西是沒辦法講的。不能用確定一個字來描述它。我們中國人智慧很高,用兩種來描述它,一個就是天文曆法,第二個就是︽︾數學。所以為什麼修行人他會懂風水呢?那就是洪師姐的先生王阿闍黎給我看他的大作︽藏風納氣好運道︾。師父呀!佛教是不講風水,不講看相的嗎?」其實佛教最講風水,最講看相了,故有所謂的“天下名山,僧居多。”指的是好的風水都被和尚佔去了。


還有“法相莊嚴、萬德莊嚴”,那不是看相是什麼?普通人學的都是表面的東西,不知道深的東西。佛教風水和看相這兩個非常重要。李鎮岩他要印出來的一本書,他裡邊講:﹁我現在才知道,如我發夢的時候,看到日、月就是證明我的左右兩脈的氣已經流入中脈。﹂易數學呢?因為修道不能用實用數學來算的一、二、三 … 九,實實在在的,不行!我們用的是十進位的數學,但是︽易經︾用的是二進制的數學。這是萊布尼茲發明計算機,電腦的原理。他很驚訝!中國人怎麼在這麼早就知道這種數學呢?我們講的三,我們講的五,不是真正數學上講的三和五。只是一個代表。佛教是世間宗教的一種,佛學是世間哲學的一種,佛法是世間人生的一種,傳統緣起性空、性空無我。今說:﹁緣起互助,互助忘我。﹂


佛法宗旨只有一個“十方薄伽梵,一路涅盤門”所謂佛法者,不二之法,這是一個是任何千宗萬派不能改變的。它是“明心見性”。佛法就是明白你自己的心,如果你說不是明白我們自己的心,是要等待著到西方淨土去,再明白自己的心,那佛法對我們人生是沒有用的。可是度生法門隨時可變,應用無窮,顯密圓通。自力、他力合一,所以“法門無量誓願學”,菩薩要於五明處求:內明、聲明、因明、醫方明、工巧明。故佛教包含佛學,佛教以密宗為主。


那麼佛教呢?我們普通都是講三種信仰,佛法是一個哲學智慧的問題,佛教是一個感情宗教的問題。如果你在智慧這一門不能深入,所以祖師們沒有辦法,只好用佛教來度你,所謂觀音信仰、彌勒信仰、彌陀信仰。謝謝藏慧法師,這一次宣講彌勒淨土的殊勝。所謂成佛,什麼叫成佛呢?心理部份||轉八識成四智;生理部份||成就三脈四輪。證果呢?“處處解脫、時時解脫、不厭生死、不住涅槃、不畏地獄、不樂天堂、不怖生死、不希涅槃、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遊戲人生、徹底解脫,虛空有盡,我願無窮。


我們所依的經典呢?如果有人這樣講:﹁師父你這樣講,可能是你自己做出來的,你要有經典根據,沒有經典根據,是不能取信於人的。﹂我們根據的經典有:︽大乘起信論︾是經中之,其實你要學大乘佛法,第一步你要看︽大乘起信論︾;︽心經︾,經中之;︽楞嚴經︾,經中之;︽金剛經︾,經中之;︽華嚴經︾,經中之;︽圓覺經︾,經中之;︿成唯識論﹀,經中之;︽六祖壇經︾經中之


人從天上界輪迴轉生到地上界,目的有二:一是修正轉生輪迴中所形成的偏去個性︵就是我們講的“”︶。二是完成人間佛國的使命。現在很多法師都講,我們是“人間淨土”,他們很多人都發現了這點。我講的佛學是以中國本位文化來講,包含儒、釋、道三家思想,我的三乘是儒||人乘,道||天乘,佛||佛乘。我們學佛道不分門戶派別。


現在進入我們講的主題,在打坐的時候,你會覺得理論失效,你學了那麼多的道理,可是一上坐,你學的這些一點用處都沒有,故禪宗佛性湧現,不依傍教義。禪宗的三個步驟:第一個步驟,就是你先要把你的妄想流能慢慢地把它停下來。第二步驟,你會產生幻覺和幻影,你會看到很多你以前沒有看過的東西,有的什麼佛菩薩都有,你都不要理他。到第三步驟,你就會真正進入禪定,這是總的分三步。那這個方法呢?現在我們把它總結起來有六種:用什麼方法來入禪定呢?


第一個是“專注”,很多人用一張白紙貼在牆上,上面畫個圓圈,你就看住它。我們中國人還有點一支香,你就看這香上的那個紅點。第二個“觀想”我們中國淨土宗,學淨土宗的人,個個都知道十六觀,但是很可惜,現在都是用持名唸佛。這個觀很難,其實觀是屬於密宗的範圍裡面去。第三呢!就是“唸誦”,我就唸阿彌陀佛,或者唸﹁嗡嘛尼叭咪吽﹂,或者唸觀世音菩薩。第四就是“調息”,從呼吸入手,這是非常好的方法,在禪定的定裡邊多數是介紹這個方法。


第五“運動”,運動我們要知道,動功是通過一定的動作,控制身心的特定信息,你運動時,腦筋要靜下來。如果你運動,腦筋不靜,那不叫運動,叫勞動呀!我們有時勸人,你要做點運動,我有啊!師父我一天到晚洗碗、掃地、做花園,那運動還不夠啊!?當然那是勞動不是運動呀!它易於普及,能夠迅速見效,不易出偏,不易走火入魔,但難以達到上乘的水平。運動當然可以入靜,但難以達到上乘的水平。


我們介紹的運動大概有三種,第一種是﹁太極拳﹂,我中國人有三個東西不肯給人家知道的,現在世界文化的舞台上面佔一席之位的禪宗,給日本人佔去,瑜珈給印度人佔去了,中國人剩了個什麼?||太極拳,太極出風頭。中國人有三個東西不肯隨便給人家知道的,第一個是︽易經︾。第二個修道。第三個就是太極拳。真正的太極大家,你不知道他會太極拳。他也不會講給人家聽,說他會太極拳。


所謂太極之形、太極之法、太極之功,普通人學的太極之形,就是講摸魚摸蝦做個樣子。還有峨嵋十二樁,更加有名,在功夫裡面是赫赫有名的。除非你研究它,這一個是臨濟宗的祖師,白雲禪師在宋朝的時候開派的,所以他叫峨嵋臨濟派,在以前都是單傳獨授的一代傳一代,現在傳了十一代。我們現在的福氣很好,我們都可以碰到這些師父來修。


還有最有名的是少林寺的︽易筋經︾,其實︽易筋經︾就是Yoga。那是達摩祖師從印度來,看到中國人打坐,常常打瞌睡,身體精神不振作。我把印度的運動方法Yoga教給你吧!中國人就把它叫做︽易筋經︾。但是這裡有一個,中國人不要學的,就是把頭頂在地下,兩隻腳交叉在上面,我們稱“倒栽蔥”,這個我不要學。師父!我們中國人是“氣之輕清者,上浮為天;氣之重濁者,下沉為地”,頭是我的天,我不可以頭頂著地下,這個我不要學。


第六個是“心性”從心下手的,依“法爾空性而入定”,這一個是最難、最深也最容易。哪個人沒有心?所以,這個法門又叫做“觀心”。為什麼佛性不能夠顯露呢?我知道我有佛啊!我有佛性啊!但是我看到的都是凡夫的動作、行為,為什麼佛性沒有顯出來呢?等於講,我知道以前我做小孩讀書時有九十六個原子,現在有一百多個原子。現在知道的原子彈、氫氣彈,還有很多種彈。如果你發明方法把海水一分離,那全宇宙都會爆炸,好危險啊!


就是說我們怎麼樣把這個佛性,經過我們自己本身的原子爐,把它的能量發出來的呢?就是“潛意識”,就是它蘊藏在裡邊的能量,這個蘊藏在潛意識裡面的能量,是你生生世世轉生輪迴所學的東西,都收在裡邊,我們講的是種子。為何不能流露到表面意識呢?!是因為我們不合理的思想,就是“煩惱”,不合理的行動,就是我們講的“”。我們講的這個東西,或者空或者講道。李鎮岩他寫的書,白師姊告訴我,有的很淺顯,有的也很有道理。


他說:「我的心就是佛,就是佛智,人的身體就是他的殿堂。他是不需要任何凡人的手建立起來的廟宇。能量流,或者我們叫空,或道的運行,無所不在,他不需要任何朝拜聖地的香客,他知道世界上有些人對他不了解,只好帶著悲憫的心情,拂掉腳上的灰塵,說一聲good-bye,知道無可奈何花落去的規律,也知道花落春仍在的定理,獨立在紫雲深處,含情凝睇等待著,似曾相識的燕歸來。 “”是常識不可預知的範圍,窮盡無數相對真理,去接近絕對真理,這是一個填不滿的認識的陷阱。莊子也講過:﹁ “吾生也有涯,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矣。” ﹂


上坐前先把眼睛閉起來,我們現在講的,因為有兩種人,有兩種根基。阿美小姐講:﹁寶珠師姊是老手。﹂老手上座無難,一上座就可以入定,不困難。可是新手上座就難了,他難在什麼地方呢?妄念不是一下子就能夠停下來,初機最好跟禪師精進修行一段時間。坐禪時要萬緣放下,心境要平和而慈悲。初學的人通常須要一個月的時間打好基礎,然後就可以隨時隨地修禪。白師姊最近給我看,所訂好的一天做幾支香的作息表,那是很好。


但是我們要知道,規矩因人而立,是為我們的方便而訂的,不必為它所縛。規矩是為你好而定的,如果你被它綁住了,那又不行了。所以很多人學佛被佛縛、學法被法縛、學道被道縛,不能超脫出來,所以才要講“般若空”。不斷要超脫,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而且超越十八界十二因緣,無“苦、集、滅、道”。超越四聖諦。下面從超越菩薩境界,“無智亦無得”,超越佛的境界,這種超越就是不受法縛。


你坐不住的時候呢?我們的七步禪:鬆、靜、洗、守、無、疑、參,第一個就是要“”,身體的每一個部分,牙齒、眼睛、鼻子、四肢怎麼鬆。全體要怎麼鬆,鬆到什麼程度,什麼標準才叫鬆,這是講身體;心裡方面要怎麼鬆,這是講空,你能鬆就能空,能空就能通,能通就能明。這鬆、空、通是我們禪華道場的第一個口訣。


鬆,我們有我們的樁功,空我們有我們的樁功,通有我們的樁功。鬆,通,空,許多人都有這樣的外表,但是和我們的內容不同。如果你第一步不知道鬆的道理,你從來沒有學過打坐,你會覺得四肢疼痛,腰酸背痛,頭暈腦脹,胸悶氣促,像不會拜佛的人,一拜就會頭暈眼花,血壓高的人拜佛要當心。


所以如果你坐不住,是新手,會做到心煩意亂,因為他有反彈作用,你平時沒有做這種,現在就不自然了,他會反彈。如果你覺得累了,你坐不住不要勉強,可以下座走一下,到花園裡走一走、玩一玩。人就是很奇怪,你叫他打麻將,看電視,眼睛睜得很大,不會打瞌睡,一叫他打坐呢?唉呀!……,可以睡一下再來。但是你要知道睡眠,每一個人的年齡應該需要多少睡眠,台灣的高人已經給你寫出來。如果你超過這個睡眠,那是你一定有病態,而且現在最難醫治的一種病,就是失眠症。


失眠症是你的人睡在床上,但是你的心並沒有睡。這種對人的身體有非常大的障礙,就是你的光子体,靈子体不能離開你的身體而去到真實界那邊去吸收能量,他住在你這裡走不出去,這種對人的傷害很大,多數證明,這個人已經被魔的勢力影響到。還有很多外國人研究,說我們科學家,心理學家研究到,一個人的注意力只能維持二十分鐘。所以我們外國人打坐二十分鐘就可以,不要多,有道理。所以你如果是一個不同寶珠師姐那種Quality的人,你先坐二十分鐘,不要像她一坐幾個鍾頭,或像白師姐她這種一坐四個鐘頭。過一個禮拜加五分鐘,加到三刻鍾,就已經很好了。鬆、靜,鬆當然會靜了。


第三個就是“”,洗是觀音法門,觀音灑甘露那就是洗,還有地藏法門,懷抱明珠,這兩個法門都是修行人一開始用的,所以把它叫做洗。洗就是反省法,先把你的心靈污穢掃除出去。我們說個法師,這師父相貌堂堂,他真是一個法器。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他心靈的污染很少,他可以成為佛所用的器皿。第四才是“守”,守就是什麼?很有名的中國的守竅法,守上丹田、下丹田、中丹田,還有密宗的心輪,頂輪,海底輪,臍輪,守什麼部位都可以,但是你先要請教請教白師姐,和她討論一下,血壓高,血壓低,還是有什麼病,守的位置不一定。血壓高的人不能守上面,一定要守下面;血壓低的人,可以守上面。


普通修行的師父不會一開始就指導你守,所以我們講打功夫的人,如太極拳的老師,不會一下子把什麼看家本領拿出來。我們禪宗也講,明珠不會當街灑的。所以三昧,寶鏡三昧歌:“如此之法,汝已得之,諸佛密付,宜善保護。”連諸佛都愛惜這個法,不是機的人,他不會講給你聽。我們現在人能聽到︿大手印﹀,︿大手印﹀祖師講,不是這樣的機,我對他一個字都不會講。所以沒有一個真正的師父一上來就教人守的。先要教你鬆、靜、洗。現在因為我們有老手、新手,這一次我對新手講的是用反省法;對老手講的是觀心法。還有從呼吸入手。


首先講從呼吸入手,呼吸有三種。第一種“天地呼吸”,大宇宙都在呼吸,第二種“人身呼吸”,是我們的呼吸系統。第三個道法呼吸,不是我們的呼吸系統,皮膚都可以呼吸。邵雍︽皇極經世︾提到:﹁冬至之候為呼,夏至之候為吸,此天地一歲之呼吸也。﹂這是天地呼吸。︽黃帝內經‧靈樞︾講:﹁出氣曰呼,入氣曰吸。一呼一吸謂之一息。﹂︽難經︾:﹁呼出心與肺,吸入腎與肝,呼吸之間,脾受臟氣也。﹂這是人身呼吸。老子:﹁綿綿若存,用之不勤。﹂莊子:﹁真人之息以踵。﹂這是“道法呼吸”。


人的心神多用於認識身外事務,一旦離境就不能自立,所以用調息這一方法栓繫此心,把你的心栓在這個呼吸上面,等於我們講的心猿意馬。︽西遊記︾裡唐僧是代表第八阿賴耶識,孫悟空是代表第六識“心猿意馬”。豬八戒是代表“”,沙僧代表“”,因為講道理,講佛經都沒有人要聽,沒辦法,只好寫這一部小說。人家不知道︽紅樓夢︾是一字一血淚,賈寶玉為什麼要起名叫賈寶玉呢?這是假的,我講的就是假的。


使心息相依,久之便無息可調了。慢慢的你覺得心息相依,這個呼吸好像停住了呀!我們這個時候不要害怕。念住,息住,脈住這是入定的三個次第。如果還要深一層的大家知道這個方法,如果你不知道,你千萬不要教人家,去做人家的“護關”。護關有幾種危險,他沒有死,你把他當成死了,其實他是“出神”呀!並沒有死,所以第一個原則,他的身體如果坐在這裡,並沒有倒下來,這個師父並沒有死。第二個如果你要叫他出定,火燒了,怎麼辦呢?你要用引磬,輕輕的在他的耳邊噹!噹!噹!他就會出定。否則你大叫,打雷打鼓他都不知道,這護關不容易呀!


香港有一位法師勉強去做﹁般舟三昧﹂倓虛老法師勸他:﹁你不要做。﹂他不聽,他去做﹁般舟三昧﹂還沒有做幾下,人就倒下去。般舟三昧要九十天,怎麼樣苦呀!你都不知道。不能睡覺,一天到晚走,那要睡覺怎麼辦呢?在關房裡邊,抓著兩條繩子,有時抓著這個繩子睡一下。還好護關者看得快,馬上把他扶起來,否則好危險。


控制呼吸速率,調息是靜坐的入門的方法。現在講反省法,本來反省法,要講完了五十一個心所及達賴喇嘛的演講,你才知道怎麼用。但是現在沒法了,因為那樣一講要花很多時間。其實,記得一個原則,反省用什麼根據?你反省可以反省你三十歲,二十五歲,二十歲,十五歲,反省到十歲,最好反省到五歲的時候。如果你反省到穿過母親的子宮,那你會發現到宿命通,你會知道你前世是什麼人。


那反省法,怎麼做呢?我上次講過,人的心裡的內容有五個領域,就是想念、本能、感情、智性、理性。他的本性,他的本來面目是什麼情形呢?我們知道想念的本來面目是調和,本能是責任與義務。情感是慈悲,智性是智慧,理性是中道。但是我們的心理都是扭曲的,現在變成了什麼呢?想念的變成煩惱,本能的變成自我、我欲。感情的變成自我保存,智性的變成主觀,理性的變成獨善。那麼我們用什麼對付它呢?


想念用調和,本能用知足,感情用感謝,智性用客觀,理性用感恩,把你歪曲的這些改正過來。因緣母胎中,產生兩個真理的兒子,一個是萬物流轉,一個是相對依存。我不是孤立的我,我是我的父母養育的。如果沒有大宇宙,沒有牛生牛奶、生長蔬菜等等,生了這些東西給我給我們食用,我能活嗎?不是農人和工人,他們做各種衣服和電器,我們能這麼舒服嗎?


所以你想到這裡的時候,不是國家給我的教育,不是社會給我的愛護,我能活到今天嗎?你這樣一想,你就會知道萬物都是要互助的,萬物貢獻他們的東西來給我,我應該貢獻我自己的力量去為他們。這是因緣互助的道理,所以你會感謝啊!能夠知恩的人才會感恩,能夠感恩的人才會報恩啊!


所以人家講,養子方知父母恩。我們從前都不知道爸媽對我們的恩惠有多偉大,當我們有了兒子,自己抱了兒子的時候,才記得,唉啊!父母對我對愛很偉大啊!一個好像很凶,菩薩也有很凶的,金剛菩薩不是很凶嗎?一個是慈悲呀!好像觀音菩薩。嚴父也好,慈母也好,他們都是同樣的愛。菩薩有凶的,也有不凶的。


所以我們遇到一些事,我們光是執著,光是埋怨人家,詛咒人家,都是他不好,都是他怎麼怎麼的,一直抱怨他人。人就是這個最不好,不知道感謝人家,還要埋怨人家。日本人講譬如身上沾有蝨子的人,不反省自己的不潔,那是你不洗澡嘛!那有什麼用?埋怨誰呢?中國人講“睡不著,怪床梆”,我們都是錯了。


因此在用八正道,我們講五乘共學,就是用八正道。用這八個標準來衡量,我這一生自二十歲、三十歲、四十歲,有沒有合乎這個標準?這是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所用的方法,就是彈奏的弦琴不能太緊,也不能太鬆,中道的方法,釋迦佛果然達到朗然大覺,就是自人類到地球六億年來,第一個澈悟宇宙真理的第一個偉大的人類。


所以八正道,第一個“正見”,就是察知得很正確;“正思”,思考得很正確;“正語”,說得很正確;“正業”,工作得很正確;“正命”,活得很正確;“正勤”,奮力得很正確;“正念”,願望得很正確;“正定”,安定得很正確。你是新手,要你觀心,你可能沒辦法,你先用這些方法來觀察一下:我以前合不合這八正道的道理。本來這八種道理,每一種至少都要講出一個令人痛哭流涕的故事,那是佛陀親自的教授,但是這要等到最後才講。


現在因為時間又過去了,只好再講“觀心”,因為不先講,他們要禪修去了。先打一個比方,我看到一朵花,能見到這朵花的我,就是“我執”,係由心起;所見的這朵花,就是“法執”。這是心的處境,一內一外,花在外面,我在心的裡面。不是有段距離嗎?有個距離嗎?現在要想消滅這個距離的話,我想把它消滅,須知下列每個字的意思,有四個字:第一個是“”,是外界的光線,刺激眼睛,經腦部由覺性而生視覺的一種作用。


第二個是“”,由於腦子所對之境記憶不忘,守境為念,這是念。第三個是“”,觀察妄念的起落謂之觀。第四個是“”,是人一直有的本能,它無來無去,不生不滅。知道上面四個字的分別,你可以下手用功了。你先閉上眼睛,這個時候的花,因為一閉上眼睛,花在外面,你看不見了。似內似外,因為花變到你的念頭裡邊去了嘛!好像這朵花在外邊,在內邊恍恍惚惚捉摸不定,假使平常稍有點定力的話,﹙世界上有些人有很強的定力哦!﹚便由我見花,成為我觀花,不是你眼睛見,是我腦子裡有花,瞬息間,我的外境便可滅除,也只有觀我心中所起花的念頭了,只有觀與念的問題,此刻我、法二執的空間距離已完全消失,花和你的念頭一起到你的腦子裡邊去了,和外邊的花的距離已經沒有了,因為都是由心念中而起的。


但在世界上說,兩者依舊有先後的問題,什麼原因呢?下面分析:如果心起了惡念,這惡念一起的時候,稍有修持的人,便馬上覺得,當前念起惡,後念令其不起,還不能算覺。你前面起一個念頭,後面知道,哦!這個不好的,不要起!這不能算覺,這一先一後,便見時間存在的因素,有時時間快,有時時間慢,如果想把這一先一後的時間也消去的話,則看吾人所修持的功夫了。能夠前念起惡,後念止住不起,這樣一個跟一個,在常人已算不差,在普通人已經算很好了。


但在佛法上說,這還是不覺,那佛法中如何才算是覺呢?必須還要深一層下工夫,要想下這工夫時,首先要明瞭佛法對念起念滅劃分的方法。一個念有九十個剎那,一剎那有九百個生滅,如果你觀察整個大宇宙,它不外是四種相,就是成、住、壞、空。我們的身體就是生、老、病、死四種。我們的心是生、住、異、滅,當惡念一起,馬上去觀照它,早已來不及了。如果你馬上去觀照它,而妄念已經升起,就來不及了。


有一位李一光居士,他用科學解這個,他說這個速度,等於電子放射網,照到電視螢幕的顯像,這麼快的速度。不過如果能像這樣,不斷地努力用功下去的話,總有一天能時時在觀照中,使“觀行覺”成就,第一個教觀行覺成就,心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塵。工夫再深一層下去的話,便可覺知念的異相了。你會知道生、住、異、滅它的異相了,捨棄分別,沒有執著,叫做“相似覺”。此時覺與念相距的時間縮短了不少,工夫到了這個地步,李一光居士講速度像光線穿過玻璃的速度,那是快得不得了。你的工夫一做到這裡,牆壁照樣能看穿。


虛雲老和尚年譜︾有記載,虛雲老和尚能看穿牆外的人在做什麼。不過佛法並不注重這種神通,主要是在解脫人生執迷的痛苦,工夫再下深一層下去的話,便可覺知念的住相,生、住、異、滅的住相,離開分別妄想,隨各人所證深淺的不同,叫做“隨分覺”。此時覺與念相距的時間又縮短了不少。李居士講,這個等於光線穿過原子物質的速度。哦!更加快了,此時的境界不是我們凡夫所能想像的,我們用我們的腦子來想它的速度,哦!這個我們沒有辦法。


不過,在此百尺竿頭,更加努力,才能推究到能空的我和所空的法,亦即是覺與念的合於一。覺與念合成一個了。這就是﹁寂而常照,照而常寂﹂不前不後,正如︿大手印﹀所講的“等持惺寂,照而常寂”,不落時間,則丈室之內,不妨萬事並呈。啊!你可以了解到事事無礙的境界,維摩大士在一個小的房子裡面,所有的東西都在裡面可以顯現出來。


講到這裡,我們為他們去做生死搏鬥的勇敢的師兄師姊們,我們為他們打氣,也為他們祝福。個個都能從“觀行覺”進展到“相似覺”,從“相似覺” 進展到“隨分覺”,從“隨分覺”完成“究竟覺”。好!我們迴向:


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


普願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陳常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