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佛法的心靈預防醫學和治療法  鄭振煌


(這篇文章已經被閱讀了 3347 次) 時間:2005/11/04 05:46pm 來源:sdkszf


[這篇文章最後由sdkszf在 2005/11/04 05:49pm 第 1 次編輯]t-f
©全球讀經教育交流網 -- 一個讓讀經朋友分享與交流的家   F>j_v
佛法的心靈預防醫學和治療法  鄭振煌f%5R7
©全球讀經教育交流網 -- 一個讓讀經朋友分享與交流的家   }ckX
摘要©全球讀經教育交流網 -- 一個讓讀經朋友分享與交流的家   OW FRs
迅速變化的時空,不斷考驗人的適應力。適應不良,就會累積壓力、身心失衡,而產生各種疾病。佛法八萬四千,都是在講如何修心,讓人心能夠適應各種變化,並且發揮大用,因此是預防和治療身心疾病的良方。本文從傳統的佛教修行入手,說明戒、定、慧能使身心平衡,而達到預防的效果;佛教的各種觀想法門,則能幫助治療身心疾病。"p
©全球讀經教育交流網 -- 一個讓讀經朋友分享與交流的家   S,hyq
其次,本文整理西方的生理和醫學研究,證明佛教的禪修確實能預防和治療身心疾病。然而,佛法的真正目的是在破除根本我法執和無明,而不只是去除有形的身心疾病。因此,與其說佛法能治療身心疾病,不如說佛法能轉變我們看待疾病的心態,與疾病和平相處,而不被疾病所控制;這就是智慧。出世間的智慧,可以了脫生死,根本解決身心疾病的原因。B
關鍵詞:戒定慧、三法印、預防醫學、超覺靜坐、正念禪修i
©全球讀經教育交流網 -- 一個讓讀經朋友分享與交流的家   F?KdFG
©全球讀經教育交流網 -- 一個讓讀經朋友分享與交流的家   /
©全球讀經教育交流網 -- 一個讓讀經朋友分享與交流的家   B2u*@
©全球讀經教育交流網 -- 一個讓讀經朋友分享與交流的家   Y
壹、前言zNk
無常是萬法不變的真理,即使佛教沒有提出來,世間仍是無常的。然而,人不了解這一點,硬要把無常變為常,煩惱痛苦於焉而生。現代人面對無常的考驗更多,資訊、新聞、政經型態、人際關係,乃至氣候等都已經不是「日」新「月」異,而是每一剎那都在改變,讓人招架不住、無法適應、百病叢生。如同麻州大學減輕壓力診所的喬˙卡巴金博士所說:不能適應各種衝擊和變化的人會感到極大的壓力,造成心的失衡,如焦慮、緊張、憂愁,進而造成身的失衡,如神經和免疫系統功能失調,身心健康因而崩潰 。B
過度、未舒緩的壓力不僅會造成精神疾病,如焦慮症、憂鬱症,還會使許多疾病加速成形,甚至是疾病的主因,包括心臟病、背痛、頭痛、糖尿病、消化性潰瘍、皮膚病、癌症、肝病等等 。因此,調適壓力是根本的預防和治病之道。運動可以紓解壓力,但是從心入手,才能究竟地轉化壓力,因為「萬法唯心造」;讓我們不能適應各種情況的,是心。修「心」的方法,佛教談得最多了,因此修習佛法,就能化解壓力、身心平衡。gGJ
首先,本文探討傳統佛教的心靈預防和治療法。佛教有八萬四千法門,但是都不離戒、定、慧。平常勤修戒、定、慧,就是對身心疾病最好的預防。在治療方面,佛教也提供各種不同的觀想方法來改善心病和身病、轉化習性,比如觀想五大、觀想光、念誦,或是修自他交換。Ul$b
其次,本文引用現代的生理實驗和醫學研究,證明佛教的禪修的確能預防和治療身心疾病。這些研究以「超覺靜坐」(止禪)的行者為實驗對象,或者以「正念禪修」(觀禪)為介入療法,發現禪修對身心健康有極大的幫助,並且能改善各種慢性病患者的身心狀況。UU
©全球讀經教育交流網 -- 一個讓讀經朋友分享與交流的家   k`y,z`
貳、傳統佛教的心靈預防與治療法ixT
一、預防法{f9Za
(一)戒(9Ns"k
戒就是八正道裡面的正語、正業和正命,最基本的戒是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許多人聽到戒律,就覺得那是老舊、死板、壓抑、限制人的規則,而不願意守戒,殊不知戒的本意是「清涼」,是減少悔恨煩惱和提升自尊的好方法,也是修道上前進不退的必要因素。eTC&.+
1. 減少悔恨和煩惱_QErX
持戒者不會傷害他人、干擾他人的安寧,或是傷害自己,干擾自己內心的平靜,因此能減少悔恨和煩惱。《法蘊集經》說「犯戒自傷」,「持戒自防」 ,因為犯戒是傷害眾生,等於傷害自己,而持戒是保障眾生,也等於保護自己。傷害他人會讓自己心裡過意不去、非常後悔、備受煎熬,不僅目前不快樂,也會種下未來煩惱的種子。然而,持戒能「無後悔」、「淨有情的塵垢」、「使熱惱究竟的清涼」、「摧毀自責等怖畏」、「生名望和笑顏」和「少欲知足減損煩惱」 。憂鬱症患者經常自責、自我貶低,然後導出「我很沒用」、「我是失敗者」的結論 ;持戒就能少說不當的話、少做不當的事,所以自然能減少或去除自責悔恨的因素。{D
2. 提升自尊:
經常說不當的話、做不當的事,會使人際關係不好,自己也會越來越自卑。但是持戒能讓「諸同梵行者所喜愛、歡悅、尊重、禮敬……」 。受到別人的尊重,自己也會更有信心。坦尼沙羅比丘認為五戒是一套「實用」的標準,因為「完全依五戒生活是可能的,雖然並不總是容易或方便,卻是可以做得到……當你發現自己可以遵守五戒,你將獲得健全的自尊」。 其實持戒就是調整不當的生活模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因此能避免墮入自暴自棄的惡性循環中,讓本有的自尊自然顯現。I_
3. 使修行前進不退ag>"
減少悔恨煩惱和提升自尊可以說是戒在世俗諦的好處,但如果目標是要解脫、證涅槃,那麼最低資格就是要持戒。馬哈西法師說:「如果你沒有德行,你不可能期望更高的定力與智慧。」 葛印卡老師也說傷害眾生,「就等於在修行的道路上不進反退,阻礙了解脫道上的進展」,因此「謹言慎行」,才能「遠離所有會令舊有習性增長的行為」,不讓貪、瞋、癡傷害他人或自己 。持戒才能「促成往內深觀所需的平靜與警覺,有助於心不受外界的干擾」 ,所以持戒是定和慧的基礎。<
(二)定D.Q
定就是攝心一處、不散亂,所以能夠鎮伏煩惱、讓身心喜樂輕安和培養智慧。因此,平常修定,就能讓身心平衡、放鬆安詳,自然能預防身心疾病。&^
1. 鎮伏煩惱s
八正道中,正精進、正念和正定都是屬於定,而正精進和正念特別能鎮伏煩惱。《大念住經》解釋正精進為「起志欲、精進、發勤、策心而持,對未生之惡不善法令不生。起志欲、精進、發勤、策心而持,對已生之惡不善法令斷。起志欲、精進、發勤、策心而持,對未生之善法令生。起志欲、精進、發勤、策心而持,對已生之善法,令住、不忘失、倍修習、廣修習、令成滿」 。其中「惡不善法」就是「邪惡不善的念頭」 ,就是煩惱,所以修定就能令煩惱不生、令煩惱斷滅;讓善念,亦即「內觀智慧」 生起、發展、圓滿。aQQ7kj
正念則是「於身觀身而住,精勤、正知、正念,除世貪憂」 ,受、心、法亦復如是。正念就是對當下身、受、心、法的「觀」照和安「住」,所以不會追憶過去、計畫或恐懼未來,能「除世貪憂」。'HvLK
張澄基教授說專注一境、妄念不生,就能:一、「制伏潛意識中之種子使之不能現行」。二、「無暇亦不能接受外境對感官之刺激」 。潛意識中通常都是貪、瞋、癡等染污煩惱的種子;修定就能「制伏」煩惱,讓煩惱不起現行,還能避免種下更多的煩惱種子,因為修定的時候,眼、耳、鼻、舌、身都是收攝的,所以色、聲、香、味、觸無法讓行者生起貪、瞋、癡的反應。因此,修定不只能鎮伏當下煩惱,還能減少未來的煩惱。Bq/?k1
2. 讓身心喜樂輕安mK
現在西方很流行瑜珈和打坐,但是他們的目的不見得是為了解脫、證涅槃,而是能得到放鬆、寧靜和喜悅,這些就是定的功效。南北傳佛教對定的分層大約相同,都有四禪八定,但是初禪之前的定,名稱有點不同;南傳佛教以「近行定」 名之,北傳佛教則分為「欲界定」和「未到定」 ,然後才進入初禪。!2(6@j
《清淨道論》解釋「近行定」是「捨斷諸蓋而等持於心」 ,但五禪支還不堅固。因此,學習打坐的人,當心慢慢安定下來後,至少貪欲、瞋恚、惛沉睡眠、掉舉惡作、疑等五蓋能減少或捨斷,所以能感到寧靜,而尋、伺、喜、樂、一境性等五禪支雖然不夠強,但也能有剎那的經驗。FS-E
北傳對「欲界定」和「未到定」的身心狀態描述得很細,《摩訶止觀》卷九 這麼說:「若身端心攝氣息調和,覺此心路泯然澄靜,怗怗安隱躡躡而入,其心在緣而不馳散者,此名麤住。從此心後怗怗勝前,名為細住。兩心前後中間必有持身法,此法起時自然身體正直,不疲不痛,如似有物扶助身力。若惡持來時緊急勁痛,去時寬緩疲困,此是麤惡持法。若好持法,持麤細住,無寬急過,或一兩時,或一兩日,或一兩月。稍覺深細,豁爾心地作一分開明,身如雲如影煚然明淨,與定法相應,持心不動,懷抱淨除,爽爽清冷。隨復空淨而猶見身心之相,未有支林功德,是名欲界定。《成論》名此十善相應心,閃閃爍爍不應久住。今言欲定,坯弱不牢,稱為閃爍,非定如燈焰也,又稱為電光者。」7m7j
「泯然澄靜」、「心地作一分開明」、「身如雲如影煚然明淨」、「懷抱淨除爽爽清冷」等等詞句都在說明欲界定能讓身心清明,但是身心的相都還在,還沒有支林功德,而且不穩固,容易動搖。VZ<I
《摩訶止觀》卷九對「未到定」的描述則是如此:「從未到定,漸覺身心虛寂,內不見身,外不見物,或經一日,乃至月歲,定心不壞。於此定中,即覺身心微微然,運運而動,或發動痒、輕重、冷煖、澀滑……若動觸起時,或從頭背腰肋足等處,漸漸遍身,身內覺動,外無動相,似如風發,微微運運。從頭至足多成退分,腰發成住分,足發多是進分,動觸有支林功德。功德略言十種:空、明、定、智、善心、柔軟、喜、樂、解脫、境界相應。空者,動觸發時,空心虛豁,不復同前性障未除時。明者,冏淨美妙,皎皎無喻。定者,一心安隱,無有散動。智者,不復迷昏疑網,心解靜利。善心者,慚愧信敬,慚我不曾得此法,以為愧恥,我今尚爾,信一切賢聖具深妙法,敬揖無量。柔軟者,隴離欲界,[怡-台+龍]悷麤獷,如腦牛皮,隨意卷舒。喜者,於所得法而生慶悅。樂者,觸法娛心,恬愉美妙。解脫者,無復五蓋。相應者,心與動觸諸功德相應不亂,又念持相應而不忘失。」^
有此可知,在「未到定」時就有十種功德:空、明、定、智、善心、柔軟、喜、樂、解脫、境界相應。l=K[~
根據《清淨道論》 ,初禪是「已離諸欲,離諸不善法,有尋有伺,離生喜樂」,其中「第一句是欲欲(蓋)的鎮伏離,第二句是其餘四蓋的鎮伏離」,所以初禪時五蓋皆鎮伏。然而,五禪支中的「尋」和「伺」都還在;尋是引導心於所緣,伺是令心繼續安住於所緣。「離生」是指「脫離五蓋之時而生」喜樂。喜有五種,『「小喜」只能使身上的毫毛豎立;「剎那喜」猶如電光剎那剎那而起;「繼起喜」猶如海岸的波浪,於身上數數現起而消逝;「踴躍喜」是很強的,踴躍其身,可能到達躍入空中的程度』;『「遍滿喜」生起之時,展至全身,猶如吹脹了的氣泡,亦如給水流沖入的山窟似的充滿』。五種喜成熟時,「身輕安及心輕安」成就,輕安成熟時「身心兩種樂成就」,然後初禪成就。1&PI"
對一般人來說,能經驗到近行定,或是北傳所說的欲界定和未到定,就已經很不容易了,而且就已經能轉而培養「觀」了,再加上本節的主題是「身心的喜樂輕安」,是針對世俗人所追求的預防身心疾病的功能來講,所以談到初禪應已綽綽有餘了。z\
3. 培養智慧SX0(K<
雖然定能「鎮伏」煩惱,卻不能「摧毀」煩惱,不能讓人解脫,所以由定來發展智慧才是最重要的,這是佛教的不共之處。《清淨道論》歸論定的功德有五種:「現法樂住」、「毗婆舍那」、「神通」、「勝有」、「滅盡定」 。「現法樂住」就是剛剛提到的鎮伏煩惱和身心喜樂輕安兩種功用,屬於世俗層面;「毗婆舍那」是「觀」,也就是智慧的發展,屬於定的勝義層面,是定的究竟目的。葛印卡老師也說:「培養定力的目的,不是為了去體驗輕安喜悅,而是把心練成專注,用以體認自身的實相,並去除導致痛苦的習氣。」 ]ie}
(三)慧uU7Wc@
什麼是「自身的實相」?就是無常、苦、無我三法印。要如何才能體證三法印?八正道裡面的正見和正思惟就是方法。《大念住經》解釋正見為「如實知苦、知苦之集、知苦之滅、知趣苦滅之道」 。「如實知」就是如是、實在地覺知,而不加以批判分別,是不增不減、不迎不拒地覺知,而沒有「欲之思惟」、「恚之思惟」、「害之思惟」 ,這就是正思惟。如實了知,不加上貪、瞋、癡的詮釋,自然就能體證身、受、心、法或任何其他所緣的實相:無常、苦、無我。時時體會無常,那麼碰到任何好壞境界時,就能當下不執著,所以心隨時處在放鬆、接受一切的狀態,如此還會生病嗎?即使生病,也不會煩惱,因為疾病也是無常,是因緣所生的。Ru*DZ
1. 三法印/r?6#<
心安靜下來後,就可以開始觀察所緣的無常本性。《清淨道論》把慧的所緣稱為「慧地」,包括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二十二根、四諦和十二緣起 。pG
以五蘊中的受蘊為例,打坐時最常出現的干擾就是腳痛,這時就可以觀察痛的生、住、異、滅,而生智慧。仔細觀察,就會發現痛時強時弱,還會轉移陣地,好不容易忍了過去,舒服一陣子之後,又開始痛麻,因此痛是無常的,因為無常,所以是苦的,是不圓滿的(即使是喜的感受也是苦,因為喜不可能永遠存在),所以是無我的,是眾因緣所生的。把三法印的體悟應用在日常生活中,就不會執順境或逆境為真,也不會執自己的觀念、想法或心情為真,因此心不生結,而能預防心病、減低身病。 9
在修道上,若體悟三法印,就能生起出離心,捨棄厭離世間的一切,不執著也不貪求,而能證空性、入涅槃。Z
2. 畢竟空t2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第十一品 提到:「本設空藥,為除有病。執有成病,執空亦然。」為什麼要大家觀一切皆無常、苦、無我?因為眾生無明,執萬法真實存在而生病。因此,世尊開了空的藥方來治療有病。如果有病去除,就不須繼續服用空藥,免得吃藥過多,又生病了,也就是得了空病:憤世嫉俗、態度消極、冷漠無情。這時,除了可以修慈悲觀來對治之外,還可以聞、思、修畢竟空,來打破對空的執著。廣為人知的《心經》,就是在講如何超越對空的執著,而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和空是不二的,是如一的。如果色和空是兩件事,那就表示空是跟有對立的東西,是真實的。但事實並非如此。連空性也是空性,名為「空空」或畢竟空。畢竟空是活潑的,不是消極的,因為它就是萬法,而不是否定萬法的存在。體會「空即是色」,能讓人更積極,更尊敬因果,更勤修戒、定、慧;因為是空性,因才能變化為果;因果雖然是空性,但是仍有影響力。因此,眾生仍要度,佛事仍要做,身體仍要照顧,戒、定、慧仍要修。kL^L
有畢竟的空性智慧,才能讓所有念頭當下解脫,才能徹底去除我執和無明,並且打破對空性的執著。VJ2
二、治療法.n;j
平常勤修戒、定、慧,就能保持身心平衡、有彈性,即使身體生病了,也能微笑接受,因為生病也是自然的平衡法。碰到災變,心也不會因為憂慮、執著而糾在一塊兒,因為了解順境會變化,逆境也會過去。生活有規律,心情能安定,心智有智慧,自然能預防身心疾病。U
此外,佛教還有許多對治心病、習氣和治療疾病的方法。以下簡述五大、光、聲音和慈悲的治療效用。/6
(一)五大的治療9}"]6
東杜仁波切說 :萬法都是由五大組成,因此觀想五大的正面品質,就是一種治療。比如說地大有安詳、堅實、穩定、強壯的性質,因此飄浮不定、愛幻想、虛弱,或者缺乏紀律、穩固、專注或常識的人,觀想地大堅實的性質會有幫助。水的性質是清涼、平靜、和諧、淨化、結合的,因此生活散亂、前後不一致、做事有頭沒尾的人,可以觀想水大流動、平靜、一致的能量。火有生發、溫暖、發光、威力的性質,因此沒有動力完成目標或奉獻生命的人,觀想火大的熱性會有幫助。風的性質是輕靈、移動、充塞於一切的,因此沉重、懶散、遲鈍、低沉的人,觀想風大就可以振奮起來。空大有開放性、虛幻性、包容性,因此觀想空大,可以消溶所有的痛苦煩惱。Rj&c
(二)光的治療x
利用光來治療的方式很多,包括利用光的顏色、光的銳利、或是觀想佛菩薩的慈悲光。在顏色方面,白光跟水大有關,可以治療跟熱有關的病;如果病讓你覺得冷,就可以觀想溫暖的紅光。此外,也可以觀想光如雷射般銳利,能把疼痛、障礙、腫瘤切成碎如原子,然後消失。在祈請根本上師或諸佛菩薩加持的時候,可以觀想各種顏色的慈悲光從他的身上散發出來,滲透自身的每個毛孔和細胞,驅除一切黑暗憂愁,使得全身都轉化成光 。a]3G}K
本文的後半部會提到,在治療牛皮癬的時候,除了正念覺察紫外線照射皮膚的感覺之外,還可以觀想紫外線光正在減緩皮膚細胞的成長和分化。加上正念和觀想的病患,其療癒的速度比只接受光療的病人快上四倍。FtDQJ
(三)聲音的治療YiD
念佛號、念咒、念經、拜懺,乃至持誦最簡單的種子字OM、AH、HUNG,都有非常大的治療效果,尤其再加上觀想的話。聲音在日常生活和各個宗教裡都扮演重要的角色,因為聲音非常能夠影響人的情緒;儘管是流行音樂,只要自己喜歡,聽了也會高興起來,何況古典音樂、宗教歌曲或祈禱唸誦;它們都有神聖、凝聚、淨化、真、善、美的功效。佛教的念誦也有它的特別之處,比如說佛號、真言等都可以用金剛念誦法來持誦,讓氣脈通順、身體健康。此外,聲音的震動和共鳴也有淨化的作用,再加上觀想所唸的佛菩薩散發出慈悲光芒,或是思惟經文的涵義,或由衷感受懺文的誠心和悔意,則功德又更加不可思議。t
東杜仁波切特別提到種子字的治療力量,因為它們是一切聲音的來源、受到諸佛的加持,而且具普遍性,每個人都能獲得利益。OM的治療品質是「安詳、快樂、清明、堅定、勇氣、穩固和力量;AH帶來能量、開放、擴展和加持;HUNG則與開悟、無限、本質和一體有關」 。NGK%{
西方約從一九五、六零年代開始流行超覺靜坐,那是利用聲音來達到平靜又覺醒的禪修方法,OM就是他們鼓勵使用的種子字。關於超覺靜坐的科學和醫學研究非常多,本文後半部會提到它對身和心的正面影響。E
(四)悲的治療:自他交換 \}l
自他交換是阿底峽尊者《修心七要》中非常重要的修心方法,能淨除障礙、增加定力、徹底清除一切煩惱根源的我執,甚至治療痲瘋病。\ENQo
首先,可以觀想正在受苦的人,想像自己就是他,然後問自己有什麼感受、希望別人怎麼對待,因此悲心自然生起。之後,把發起的悲心轉到那位受苦的人身上,融合諸佛的加持,祝福他痛苦減輕、脫離苦海。觀想自己的親朋好友就是那位受苦的人,慈悲的力量會更強大。之後,擴大思惟,觀想現在雖然沒有受苦,但是正種下苦因,將來會受苦果的人。此外,也要觀想六道眾生,他們同樣正在受苦苦、壞苦、行苦;這麼一來,心就能涵蓋一切眾生。N
除了觀想之外,配合呼吸來自他交換也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吸氣時,觀想對方的一切身心痛苦化成黑煙,吸入己身;呼氣時,觀想自己的喜悅、慈悲和溫暖流向對方。如此反覆練習,就能擊碎我執,讓本具之佛性發揮大用。cp
自他交換的對象除了無邊的眾生外,也可以是自己、週遭環境,或是某個讓你難過的生活情境。對象是自己時,把自己觀想成甲乙兩邊,甲是慈悲、可愛、溫暖、完整的你;乙是痛苦、受傷、挫折、憤怒的你。甲吸進乙的痛苦黑煙,然後對乙呼出慈悲的光芒。生活情境的自他交換,則是想像某個令你後悔的情境:吸氣時,吸入做錯事的整體責任,承認接受自己做錯了,並誠心請求原諒;呼氣時,送出原諒、和解、治療。如此一來,你就有勇氣去面對被你傷害的人,並打從心底請求原諒。D
自他交換的功德不可思議,因為它能轉化心態、打開心胸,甚至徹底打碎我執。44.<
©全球讀經教育交流網 -- 一個讓讀經朋友分享與交流的家   B1
參、現代醫學所證明的佛教心靈預防醫學與治療法sy +2
從一九六零年代起,西方就開始研究靜坐禪修對心理、生理、行為和環境的好處,比如增加快樂、減輕壓力、增加智力、創造力和理解力、降低血壓、增進整體健康、增加免疫力、改善人際關係和生活品質、降低犯罪等等 。之後,他們把禪修技巧融入心理治療和內科等等領域,發現禪修特別能治療跟生活方式與壓力有關的慢性疾病 。)O
然而,禪修不是現代醫學發明的新藥方,而是人們幾千年來就一直在練習的方法,並且深深受益。現代醫學只不過用各種度量方法證明它的好處而已。如同對禪修者做過許多實驗的哈佛醫學院教授Herbert Benson所說:「我所做的,只不過是在人們已使用數千年的技巧上,放上一個生物學的解釋而已。」 v{d]!l
以下先介紹西方研究經常採用的超覺靜坐 (Transcendental Meditation) 和正念禪修 (Mindfulness Meditation) 兩種禪修方式,接著探討禪修的預防法,最後才是治療法。除了某些心理學家以正念禪修預防憂鬱症的復發之外,專門針對疾病預防的研究不多。因此,若研究對象屬於非臨床人口,筆者就把其研究結果歸在預防法這個部分,並且分為心理與生理兩方面來探討;若研究是以病患為對象,筆者就把其研究結果歸為治療法,也是分為心理與生理疾病上的應用來討論。#>
一、兩種禪修方式L
(一)超覺靜坐B&0k
超覺靜坐課程是印度的瑪赫西大師 (Maharishi Mahesh Yogi) 創立的,特色是「沒有姿勢﹑場地的限制。只要找一個舒適的地方坐下,閉上眼睛就可以依照教師所指導的方式練習。不必改變生活或飲食習慣。每天只要早﹑晚各練習一次,每次十五或二十分鐘。」 超覺靜坐屬於「定」的修持,因為它的方法是反覆念誦一句真言或梵字 ,然後達到「既清醒又平靜」的 「純淨覺醒」狀態 。因此,念佛、念經、念咒和其他的修定法門,相信也都有同樣的效果。$)GY
(二)正念禪修!.?
正念禪修源自上座部,以觀呼吸和四念住為主 。因此,這種禪修方法才是佛教的精華,包括止和觀。w
為了適應西方人士,尤其是病人,喬˙卡巴金博士設計了一套「正念減壓」課程{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 (MBSR)},在麻州大學醫學中心裡的減輕壓力診所教導病人正念禪修,以正念來處理壓力、疼痛和疾病 。G zqh
由於越來越多的介入療法都是以「正念減壓」課程為主,或是運用正念的原理來治療,因此筆者先在這裡簡略介紹它的課程、治療原理和效果。[5,VP)
1. 「正念減壓」課程簡介;
「正念減壓」課程為期八到十週,每週上課一次,每次兩個半小時,課程包括身體掃描、觀呼吸、進食禪、坐禪、行禪、正念哈達瑜珈和引導觀想(山或湖的觀想) 。回家作業是每天要身體掃描或坐禪四十五分鐘,這個稱做「正式練習」,還有行、住、坐、臥皆保持正念的「非正式練習」,此外還有當週規定的紀錄要寫。在第六週的時候,有一整天的密集禪修,練習行、坐、進食的正念,並且禁語、眼睛不能接觸 。/eRD3
2. 「正念減壓」課程的治療原理YXNN*
此課程的目的不是去除疾病,不是學了之後,有高血壓的沒高血壓,或頭痛的再也不頭痛,而是如何隨時保持正念,也就是不批判地觀察身體感受、外在的聲音或影像,以及心念的變化,並且對這些現象保持開放的接納態度。如此覺知觀察,並且實地紀錄各種身體感覺、念頭、感受和隨之而來的行動,病人就會發覺感受是變化多端的,苦痛是無常的,是生生滅滅的,因而變得較平靜,不會被身體的疼痛帶著走,不會生起更多貪、瞋、癡的念頭,比如「我得這種病表示我是個壞蛋」或「我病得很重」 。Vsz5-
純粹經驗身體每個部位的當下感受,保持覺察和警醒,並學習欣賞身體,就能體會前所未有的鬆弛感;只要稍微覺察到念頭的虛幻不實、短暫「飛逝」,就能感到很自在,很自由,很解脫;在日常生活的時時刻刻也保持正念覺察,就能培養觀照事物的全新方式,不會再像「自動導航器」一般,碰到事情,馬上以舊習性反應 。如此一來,病人對出奇不意的無常變化,就較能坦然接受,並且能更有效率、更有彈性地應對 。i
3. 效果X*g
在八週的課程結束後,跟健康有關的生活品質上升,包括身體疼痛、活力、生理健康問題造成的角色限制和社會功能等都有改善,生理症狀降低百分之二十八,心理痛苦降低百分之三十八,焦慮降低百分之四十四,憂鬱降低百分之三十四;並且一年之後,大部分的改善都能保持不變,這代表禪修有長期的效益 。z^[D
此外「一致感」(sense of coherence)增加百分之七,那是「不管在多麼令人驚恐的情形下,仍然有了解自己身上發生什麼事的堅定感受……相信自己能夠從種種忍耐的生活經驗中,發現生活的意義。」 「壓力耐受性」(stress hardiness)也會增加,它由三種心理要素組成:「一、控制:相信自己可以對自己的生命發揮影響力;二、投入:完全參入活動之中,並且對活動盡心盡力的能力;三、挑戰:視變化為生命自然的一部分,並且是個人成長契機的能力。」 「合一動機」(oneness motivation)和「人際合作信任度」(affiliative trust)也會改善,前者是一種「歸屬感或關聯感」 ,後者是「基本的信任、開放、關懷感」 。 #s-r{
二、預防醫學n
(一)心理 7
1. 增進整體心理健康78j3K
對非臨床人口來說,正念禪修能提升他們的控制感、同理心和精神性,並且明顯降低壓力程度和苦惱 。此外,禪修還能提升自覺能力、整合主觀經驗、增加對情感的接受和包容度、樂觀化記憶的過程、增加活力和喜樂、提升效率和自信、更有技巧地解決問題、增加對自己和他人的慈悲、更能控制感受、更放鬆和更有彈性 。9
2. 預防憂鬱症的復發S>K:c
憂鬱症是現代社會的主要心理疾病。世界衛生組織把憂鬱症、愛滋病和癌症並列為廿一世紀的三大疾病,是衛教預防的重點工作 。西方發明抗鬱劑,只能「矯正重大的憂鬱症」,卻「無法治療不快樂」 ,而且在首次的憂鬱症矯正好後,至少有百分之五十的病人會復發;過去有兩次或兩次以上憂鬱經驗的人,百分之八十會終生復發不斷 。因此,預防憂鬱症的復發極為重要。&-/]
「正念認知治療」{ Mindfulness-Based Cognitive Therapy(MBCT)} 是預防憂鬱症復發的新方法。它以「正念減壓」課程為主,但是特別注重「認知」這部分,也就是藉由觀慧,讓患者改變對自己念頭的認知。在坐禪時,他們先以呼吸為所緣來穩定和收攝自己,同時開放地面對任何經驗。之後,觀照的對象擴大到整個身體的覺受,再擴大到身體以外的現象,如聲音:覺知各處傳來的聲音,或遠或近,或上或下;覺知聲音之間的空隙;覺知無聲;覺知聲音的音階、震動、是大或小、是長或短等等,而不去揣測它的意義。最後才是以念頭為所緣,道理也是一樣:覺知它的來去、生滅,而不評判念頭的內容、不貪求快樂、不排拒痛苦。把念頭當作觀照的對象,就是跟念頭拉開距離,改變跟念頭的關係。以前,病患會把任何念頭當真,並且對念頭起一大堆負面反應,所以掉入負面思維、感受和行為的漩渦裡。現在,練習觀照念頭,就能「減低與念頭認同的程度」、「視念頭為念頭」、知道「念頭不是事實」,即使念頭說它是真實的。如此一來,病患就能更加善巧地反應,比如說知道哪些念頭要付諸實行,那些只要放下就好,而不是馬上被負面的習慣反應帶著走。這就是自由。!y
觀照念頭對憂鬱患者非常重要,因為負面的思維模式是憂鬱症復發的關鍵。7H
他們的情緒只要稍微低落,就很容易生起負面的念頭、記憶、心態等等。因為他們排拒痛苦,執著快樂,所以負面的感覺一出現,就覺得不符合自己設定的快樂標準,於是想找出問題的根源並立刻解決。為此,他們花大半時間反覆思考自己為何有這些負面的情緒、念頭、記憶、心態,可是越想解除負面的感覺,就越陷入負面的思維裡,結果是更緊張、更混亂,因為他們把問題當敵人,要消滅才行。更糟的是心會影響身,負面的情緒造成睡眠時間混亂、食慾不振、遲鈍或激動不安,而這些症狀又讓憂鬱患者覺得自己很笨、很多缺點、很沒用。如此惡性循環造成情緒、念頭和身體感受的大崩潰。t
跟「正念減壓」課程一樣,「正念認知治療」也是要患者每天有固定的時段練習、重複聽錄音帶、閱讀相關資料、紀錄練習的感想等等。回到課堂上時,除了學習更深入的禪修方法,還要討論當週練習的感想。指導者不只教他們禪修,還要從他們的話語中,幫助他們找到自己的「內在地理」,學習「讀地圖」,亦即看到念頭、感覺和身體感受的相關性,找出是什麼因素引發了負面的思維模式。八週之後,他們仍要繼續練習保持正念與覺照,才能在情緒低落的時候,覺察到負面的思維模式即將啟動,而能及時「把芽捏掉」,預防憂鬱症復發。對於憂鬱症復發過三次或三次以上的患者來說,「正念認知治療」的效果很好,預防率高達百分之五十。!4Kl
(二)生理3T
禪修能使「心臟輸出量上升、心跳速率減緩、肌肉放鬆……腎和肝的血流量降低、腦的血流量上升、呼吸頻率降低、對週遭二氧化碳的敏感度顯著降低、耗氧量降低、皮膚電阻增加、自然的皮膚電反應降低……大腦中央和前額部位的alpha慢波之強度增加、大腦前額部位的theta波增加、聽性腦幹反應增加……葡萄糖新陳代謝模式改變、腎上腺皮質活動減少……皮質醇分泌量長期性降低、甲狀腺激素降低、精氨酸加壓素 (AVP) 的濃縮度增加(據說它是學習和記憶很重要的一環)……褪黑激素水平上升……GABA抑制作用增加……」 ,腦部左前方區域活化度顯著增加、對感冒疫苗的抗體力價顯著上升 等等。v
以下針對某些生理變化多加說明:pU@$
1. Alpha腦波的強度增加N`GQ4d
Alpha波是人們學習與思考的最佳腦波狀態。當alpha為優勢腦波時,人的意識清醒,但身體是放鬆的;它連結了意識和潛意識。這時,身心能量消耗最少,而腦部獲得的能量相對較高,因此運作更快、更順暢,更有靈感和敏銳的直覺 。3
2. Theta腦波增加)E,x@
『Theta波為優勢腦波時,人的意識中斷,身體深沉放鬆,這是一種高層次的精神狀態,也就是我們常聽到的「入定狀態」。在這樣的狀態下,由於意識中斷,使得我們平常清醒時所具有批判性或道德性的過濾機制被埋藏起來,因而大開心靈之門,對於外界的訊息,呈現高度的受暗示性狀態(Hyper-suggestibility),這就是為什麼人在被催眠時會容易接收外來的指令。此外,theta波與腦部邊緣系統有非常直接的關係,對於觸發深層記憶、強化長期記憶(LTP)等幫助極大,所以,科學界稱theta波為「通往記憶與學習的閘門」─The Gateway to Learning and Memory。』 N3AG
3. 皮質醇 (cortisol) 分泌量降低c
皮質醇是一種壓力荷爾蒙,會隨著壓力而增加分泌量,讓血糖、血壓升高,以應付危急狀況 。其分泌量降低,就代表人比較放鬆。6:5
4. 褪黑激素 (melatonin) 水平上升, 8fT
褪黑激素的水平跟免疫功能有關,所以對健康有正面的影響 。此外,也因為褪黑激素的關係,GABA抑制作用增加,其影響力是像安眠鎮靜劑一樣 。GABA為「中樞神經系統之抑制性神經傳遞物」,若腦中的GABA濃度增加,就會降低神經的興奮性 。.FS#N
5. 腦部左前方區域活化度顯著增加;PPP(Z
禪修能使腦部左前方區域活化度增加,所以焦慮及負面情緒降低、正面情緒增加;面對壓力或負面的事情時,能更有技巧、有彈性地回應,並且能更快地恢復正常 。相反地,腦部右半球較活化的人,在一般情況下或回應挑戰時,則顯示較多的負面情緒反應 。n.z((
6. 對感冒疫苗的抗體力價 (antibody titers) 顯著上升0\e
有禪修的人在接受流行性感冒疫苗時,能產生更多的抗體力價,而抗體力價的增加,跟腦部左前方區域較活化也有關係。這代表禪修對腦部和免疫功能有正面的影響 。@LEpy
二、治療法NT
(一)心理疾病上的應用901"
1. 焦慮症f]
香港心理衛生會指出:「每100人中有2至4個是焦慮症的患者。遺傳、孩提時期與母親的分離,及病發當時所面對的精神壓力是主要的致病因素。甲狀腺功能亢進及某些其他內分泌疾病,也可導致類似的癥狀。」 !.RI
焦慮症依症狀分為兩類:「一、廣泛性焦慮症:表現為經常的或持續的、無明確對象或固定內容的緊張不安,或對現實生活中某些問題過份擔心或煩惱。患者終日心煩意亂,坐臥不寧,憂心忡忡,注意力難以集中,以致學習和工作受到影響;對外界刺激容易產生驚跳反應,難以入睡,容易驚醒;其他症狀有心悸、心跳、頭暈、多汗、胃部不適、吞咽梗塞、腹瀉、尿頻等。二、驚恐發作:表現為反覆出現強烈的驚恐,例如當患者進行日常活動時,突然出現強烈的恐懼感,好像即將死去,或即將失去理智,有些患者會出現過度換氣。此種發作,一般歷時五至二十分鐘,即可自行緩解。發作之後,患者自覺一切如常,但不久又可突然再發。驚恐發作病例常有抑鬱症狀,這種患者的自殺傾向增加。」 r8XVWK
研究 發現,「正念減壓」課程能有效減低廣泛性焦慮症患者、恐慌症患者、恐慌症伴隨廣場恐懼症患者的焦慮、恐慌和憂鬱症狀。為什麼呢?禪修的止和觀兩個元素,讓患者在焦慮的感受、念頭和衝動生起時,能持續、不評判地觀照它們,而不被它們牽著鼻子走,或是起更多的反應。當他們能認明焦慮的念頭只是「念頭」,而不是「事實」的時候,他們的焦慮就減輕了。有了「一個人不等同於他的念頭」的智慧,就代表對念頭,他們有許多選擇,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回應,而不見得要像以前一樣,臣服於焦慮或恐慌的衝動。選擇範圍擴大,控制感則上升。],
持續、不評判地觀照,就是「接受」當下是什麼就是什麼,而不試圖改變或逃避現狀,這一點很重要。比如恐慌症患者可能會採取各種不適當的行為來防止未來的驚恐發作,諸如逃避某些活動、濫用毒品、酗酒,或是對自己的身體狀況過度戒備和焦慮。要是他們能接受自己的確偶爾會驚恐發作,而且發作只是五到二十分鐘,並不危險,那麼驚恐發作就會成為不愉快卻可以忍受的短暫經驗,而不是需要避免的恐怖經驗 。9 s]g
在「正念減壓」課程的第八週,大多數患者已經能夠安靜地坐在教室裡長達四十五分鐘,只有一點點明顯的移動。這對「終日心煩意亂,坐臥不寧」的焦慮症患者來說,是個極大的行為改變,代表他們在禪修干預期間,專注力和穩定力提升,而且三個月後追蹤,禪修的效果(焦慮、恐慌和憂鬱症狀的降低)仍然保持 ,更可貴的是三年之後,這些良好的改變還是維持著,代表正念禪修有長期的效果 。1@Y~X}
2.暴食行為 (Binge Eating Disorder);U
約百分之二的美國成年人有暴食行為,而且女性多於男性。症狀包括飲食失控、飲食過多、比平常吃得快速、吃得太撐而感到不舒服、不餓還是吃過量、單獨進食,因為不好意思自己吃這麼多、大吃大喝後感到噁心、罪惡、憂鬱。 它跟暴食症不同的地方,在於大吃特吃後沒有排空腸胃的行為。 [6
某項研究 對十八位有暴食行為的肥胖症女人進行禪修介入療法,效果良好。她們的暴食次數從一星期4.02次降到1.57次,暴食的嚴重度也下降。此外,暴食評量表和貝式憂鬱與焦慮量表 (Beck Depression and Anxiety Inventories) 的評分也都大幅下降,控制感上升。ob4
為何正念的訓練有如此好處?一、正念讓暴食者「不評判地接受」自己負面的想法,比如說負面地把自己和他人做比較、認為自己沒有能力達到別人的要求等等。暴食行為者經常逃避這些負面的想法,也不去覺察自己的各種感受,但是正念能讓他們不起分別地接受自己的負面想法,這是認知上的改變。二、正念增強自我覺照的能力,讓暴食者更能發覺自己已經很飽了,並且更能覺察到暴食的衝動而不屈就 。hrNl"
3.患精神病的輕度弱智者的侵略行為KX
頻率低但強度高的失控侵略行為,讓弱智者在一般社會團體中生活很困難,尤其當他們還患有精神病時。一篇個案研究 指出,「腳掌禪:以正念為基礎的自我控制干預」,能讓一位罹患精神病的輕度弱智者更能控制自己的侵略行為,進而成功地在一般社區內生活。yrL
一般來說,行為治療、精神藥物或兩者的結合,能夠有效治療這些弱智精神病患的侵略行為,但是對此個案研究的對象──James,卻沒有用。他因為侵略行為而不斷被送進醫療機構,在社區裡也惡名昭彰,沒有家庭願意接納他。此個案的研究者懷疑上述的傳統方法,沒有教導弱智者如何在不同的情境下處理憤怒,因而難以控制自己的侵略行為。因此,他們希望有個「單一」、「單純」的內在控制法,能讓弱智者在已知和未知的情況下應用,進而控制自己侵略性的言語行為。他們要的就是正念。T87h
方法為:一、認明哪些情況會引發侵略性的言語行為。智障者可藉由角色扮演的形式,來發覺自己侵略行為的「扣板機」。二、練習「腳掌禪」,首先要採取自然的姿勢,而不是攻擊的姿勢。然後自然地呼吸,讓念頭和情緒自然流動,不迎不拒。接下來把注意力轉移到腳掌,並覺知腳掌的感受,比如腳在鞋子內、襪子內的感受,或觸碰地板的感受。如此一來,心就會平靜、清明,而能:三、適當地反應,比如微笑地離開那個情境,而不是採用侵略性的言語行動。.2xm6
「腳掌禪」讓James不在因為安全考量而受肢體的約束。三個月內,他不再需要PRN緊急藥物。此外,他對自己行為的控制能力,讓他的治療小組覺得他不再需要行為治療或精神藥物,最後還判定他不再符合任何精神失常的診斷標準。N
「腳掌禪」讓James有更平靜清楚的心,以覺照外在和內在的狀況,因此在碰到令他生氣的情境時,他能夠自我控制、適當反應。5OX1
(二)生理疾病上的應用Hp'
參加「正念減壓」課程的病人,有些罹患精神疾病,有些罹患慢性病,包括癌症、愛滋病、心臟血管疾病、高血壓、頭痛、牛皮癬、肌纖維痛、消化道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等,而他們或多或少也有憂鬱、焦慮、恐慌、失眠等等症狀。以下舉癌症、慢性疼痛和牛皮癬,來細談正念如何改善他們的症狀。{r4?|
1. 癌症cZ
「正念減壓」課程能讓不同型、不同期癌症病患的整體情緒不安 (Total Mood Disturbance) 降低百分之六十五;焦慮、憂鬱、憤怒、困惑這幾個特定症狀的評分也明顯下降;壓力症狀 (Symptoms of Stress) 降低百分之三十一;情緒激動 (Emotional Irritability) 和認知失序 (Cognitive Disorganization) 程度下降;壓力慣性模式 (Habitual Patterns of Stress) 減少;心肺和胃腸症狀 (Cardiopulmonary and Gastrointestinal Symptoms)減少;活力感 (Feelings of Vigor) 上升 。x
在荷爾蒙方面,「正念減壓」課程讓乳癌和攝護腺癌症病患的Cortisol(皮質醇)與DHEA-S(脫氫異雄固酮-硫鹽)有趨向健康的改變 。之前提過,皮質醇是一種壓力荷爾蒙,會隨著壓力而增加分泌量,讓血糖、血壓升高,以應付危急狀況 。通常,壓力荷爾蒙會在半夜降到最低,讓身體整個放鬆,進入深沉的睡眠狀態,而得以充分休息。然而,長期失眠的人很少進入熟睡狀態,所以體內的壓力荷爾蒙增加釋放量,這又讓人更難入眠 。許多癌症病患就是屬於長期睡眠有困難的人 ,他們的皮質醇量通常較高或不正常,然而「正念減壓」課程能調整癌症病患的皮質醇量,比如說一開始皮質醇量高的人,其皮質醇量會隨著課程的進展而明顯下降,一開始皮質醇量低的人則會上升;這種調整可能會使HPA軸(hypotalmic-pituitary-adrenocortical axis) 的功能正常化 ,那是下視丘、腦下垂體、腎上腺皮質共同組成的系統,控制人體的荷爾蒙分泌量 。B1kL1
DHEA-S是另一個重要的身體荷爾蒙,但是它對男性和女性的健康有不同的影響。在男性方面,DHEA-S量較高,較能預防心血管疾病,但是在女性方面,DHEA-S量較低,才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罹患率。女性的DHEA-S量較高是有害的,尤其在停經之後。研究發現,「正念減壓」課程結束時,屬於停經年紀的女性,其DHEA-S量稍微降低,而男性的DHEA-S量則上升。雖然兩性的變化不一樣,但是他們荷爾蒙的分泌都轉向更健康的模式 。H?'"
前面提過,許多癌症病患有睡眠困難的問題,而且通常會持續好多年。某項研究 指出,癌症病患的睡眠品質不好跟煩惱有關,而「正念減壓」課程能大大降低情緒不安和壓力症狀,所以這些病患學習正念之後,睡眠品質顯著進步,而且更勤於練習的人,效果越好。這點讓研究者恍然大悟:原來光是參加「正念減壓」課程,並不見得有治療效用,「要有修才有用」。+tn
總之,修習正念讓癌症病患減少煩惱與壓力,並且改善生活品質:睡眠品質變好、運動量增加和咖啡因攝取量降低 。[
2. 慢性疼痛E74KW
根據估計,台灣每年約有數百萬人受慢性疼痛之苦,例如頭痛、下背痛、帶狀皰疹後神經痛、神經病變和自律神經失調等疾病所產生的各種慢性疼痛,而且約有50萬人因疼痛而殘廢或半殘 。美國大約有八千萬的人受慢性疼痛之苦;慢性疼痛會破壞生活品質、妨礙記憶和專注力、干擾人際關係、破壞家庭功能、增加財務壓力、使人易怒、疲勞、進食行為改變、睡眠規律混亂、意志消沉、引發憂鬱症、焦慮症和藥物濫用;這些負面情緒和社會壓力的增加,損害病人處理壓力的能力 。y-
「正念減壓」課程鼓勵人把注意力放在痛的感覺上,以不評判的態度觀照這些「感覺」和隨之而起的「念頭」:我受不了啦、憤怒焦躁等「情緒」,以及想要換姿勢來減輕疼痛的「衝動」。能如實經驗痛的感受而不起太大的情緒反應,就能減輕疼痛帶來的苦惱,即使痛的感受並沒有減輕 。T`
許多參加「正念減壓」課程的病患說他們處理疼痛的能力有進步,一些人說疼痛有減輕。此外,他們完成日常生活活動的能力、對自己身體的意像 (body image)、內科症狀、心情和情感、心理症狀:憂鬱、焦慮、自尊等,都有顯著的改善 。)
3. 牛皮癬 k
牛皮癬是一種自體免疫皮膚病,會導致皮膚異常、剝落皮屑和出現紅斑。據估計,全世界約有1%到3%之間的人口患有牛皮癬,所以是常見的皮膚病,它讓人不舒服、發癢,並且損傷外貌。心理壓力跟牛皮癬發作的嚴重度有關;根據病患的回顧和研究的預測,兩者的關係是32-70%。*B"z>U
中度到重度的牛皮癬病患必須做紫外線光療或是光化學治療,他們得赤裸著身子,戴上護目鏡,站在又熱又吵的紫外線光盒裡;這對許多人來說是壓力很大的,而正念禪修可以減輕他們壓力。)c567P
跟一般的「正念減壓」課程不同,牛皮癬患者只有在接受光療的時候聽專門為其製作的禪修錄音帶,並沒有規定回家也要練習。首先,在進行光療之前,他們要坐著聽錄音帶的引言部分,約五分鐘。進入光盒之後,再看他們是採用紫外線光療,還是光化學治療,而聽速度和指導內容稍微不同的錄音帶,因為前者比後者的治療時間短。他們每一次治療都是聽同一卷錄音帶,但是隨著光療的時間增長,錄音帶聽的也就越多。光療結束後,他們仍然待在光盒裡依指示禪修,一直到引罄響為止。eI]G44
錄音帶的內容包括觀呼吸,也就是不評判地覺知呼吸;之後是觀照身體的感覺(例如皮膚上的氣流和光產生的溫暖)、周圍的聲音、念頭和心理感受。錄音帶較後面的部分,是觀想紫外線正減緩皮膚細胞的成長和分化。}''
接受禪修指導的病患,其牛皮癬清除速率比單靠光療的病患快上四倍。清除的速率增加,受光療的次數減少,治療費用和因光療而得皮膚癌的風險也會降低。5
©全球讀經教育交流網 -- 一個讓讀經朋友分享與交流的家   YEE^Vi
肆、禪修反而增加恐慌和憂鬱?qVK
某些研究者發現禪修也有副作用,包括疼痛、無聊、生活動機減少、更有分別心、放鬆引起的恐慌和焦慮、困惑、憂鬱、恐懼、憤怒、沮喪、憂愁、罪惡感、一片空白、不知身在何處、輕飄飄的感覺、毫無防衛的感覺、精神病般的症狀、想自殺的感覺、哭泣、過去埋藏的記憶栩栩如生地呈現,還有很諷刺的,對禪修上癮。他們對「這些不利的影響,只是修道的過程,禪修須要經年的功夫」這種答案也不滿意,認為這只是濫用心理分析的格言:「洞見使你痊癒;如果你沒有痊癒,代表你需要更多的洞見。」 mC5kx\
的確,當我們靜下來時,阿賴耶識裡的習氣種子會不斷冒出來,有時候我們會被這些種子的內容嚇到,或者發覺妄念比平常更多,因而懷疑禪修的好處。稍微有禪定功夫的人,會有身心輕安的感受,甚至看到光、佛菩薩或耶穌,因而執著禪修。這時,善知識非常重要,才能時時提醒行者所有的一切,不管是好或壞的經驗,都是虛妄的、無常的,不可執著,否則又掉入空邊;要繼續往前。q[8jlt
禪修的確要花好幾年,甚至好幾輩子的功夫,但是不代表修了好多年之後,就不會有這些「副作用」。除非成佛,證得畢竟空,才有辦法讓所有阿賴耶識的種子清淨,不起現行,也不種下新的種子。因此在成佛以前,還是會有這些「副作用」的,要怎麼辦呢?方法還是一樣:觀照「副作用」的無常、苦、無我,或是當體即空。TNd'q
©全球讀經教育交流網 -- 一個讓讀經朋友分享與交流的家   4Ol
伍、結語^L
「戒」讓人「清涼」,因為持戒就能保護自己和他人,使自心不受巨大的波動;「定」讓人專一、穩定、放鬆、輕安;「慧」讓人清明、覺察、抽離、解脫。|8K{
「定」的方法很多,念佛號、念咒、觀想、數息,甚至專心掃地也能達到某種程度的定,但是定不是佛法,它只能讓人暫時忘掉痛苦,卻不能讓人真正解脫。因此,光是用定來治療身心疾病是不夠的,因為心一散亂,病痛又回來,而且硬要把心定下來卻定不下來,反而讓人更憂慮,所以慧很重要。「慧」就是拉開距離觀照痛苦,發現它的真實性質是無常、苦空、無我的。因此,心不再執著於痛苦的那一點,不再對痛苦起更多貪、瞋、癡的心理反應,而是覺察痛苦的忽大忽小、忽來忽去,平靜地接受痛苦,不抗拒它。|e:?'
因此,與其說佛法能治療身心疾病,不如說佛法能轉變我們看待疾病的心態,與疾病和平相處,而不被疾病所控制。佛法的目的不是讓人不生病,毫無苦痛,或是把任何身心疾病給治療好,因為生、老、病、死本來就是娑婆世界的真理;佛法教我們在生病時,如何平靜、自在地接受無常,也讓我們反省、改進平日不當的生活習慣和態度。8Qpv
﹙感謝吳茵茵大德協助整理﹚z©全球讀經教育交流網 -- 一個讓讀經朋友分享與交流的家   )|`Dt`
http://www.hfu.edu.tw/~cl/paper2.htm#p37US


http://bbs.gsr.org.tw/cgi-bin/view.cgi?forum=27&topic=30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陳常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