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修心影】是你久/文:陳潔民2013.05.18




 




最近有個朋友問我:「單身的人修行應該具備哪些要件?」




 




後學答:「經濟獨立、注意健康、照顧好自己的心。」




 




她又問我:「照顧好自己的心,是不是就是把心寄託在宗教上呢?」




 




「不,不是的。」後學答。




 




在這裡,後學試著將自己疏淺的看法整理一下提供給大眾做個參考,也只是就目前所能想到的來分享佛法與心得而已。




 




照顧好自己的心,並非把心投入宗教去寄託,因為把心寄託在宗教上仍然是心往外求的,照顧自己的心的方式,首先要能回歸自心,心不外馳,時時覺察,不受妄念驅使,使這顆心常在當下。平日要練習用方法,保持正念、正精進,不要給自己找理由懈怠。因此,能發出離心與菩提心是很重要的。




 




進一步,更要清楚尋回本心的重要,知道自己累世發願修行的使命--「世世常行菩薩道」,把這一生奉獻給利益眾生這件事,而非留戀個人情感、貪戀世間欲望。




 




若是因為在世間得不到自己追求的,才把心寄託在宗教上,沒有出離心、菩提心,仍然不會真正地出離煩惱。若是清楚明瞭情愛為輪迴生死之本,真實認知只要貪戀一枝草就得來輪迴的話,修行之心就會切一點,時時提醒自己,莫要迷失了本心。




 




有位為情所苦的朋友,經常感覺心情低落,因此後學送了她一段話:




 




「人生已經很短了,要做的事情那麼多,要實踐的願那麼多,找回本心都快來不及了,不要再浪費生命,把自己的心寄託在別人那裡而自我折磨了!」




 




唉,當局者迷的人,非得沉溺在痛苦之中自虐,每天痛苦著,卻還不想跳脫,只會一直怨天由人,受無明擺弄,若是沒有智慧的話,就會一直在自我折磨的慣性中輪迴。






看到別人比他好,就只會艷羨,每天忙著抱怨自己的人生坎坷,而不去研究別人為什麼會比他好。事實上,所謂的別人的「好」只是一種比較與表面,是他用自己的眼光與想法去「看」的,並非事情的真實面目,卻因這種自我想像的幻象,痛苦地在「比較」與「計較」之中過日子,自怨自艾,說起來,這樣的人生的確很苦哇!



我記得看過一個小故事,某日藏度法師見廣欽老和尚一天坐到晚,就說:「老和尚坐那麼久。」



廣欽老和尚答:「是你久。」



這則對話雖然短,但是很有意思。



我們看別人,總是用自以為是的角度,去想像別人是怎麼一回事;更甚者,境都已經過去了,還執著不放,再衍伸出更多的妄念加重了分別意識。事實上,那個境就是那個境,就如鴻雁飛過湖面,早已不留痕跡,我們卻還在為此受苦,用記憶來修理自己,怨嘆外境的捉弄,可是那個分別者與造成自己痛苦的人,其實正是我們自己,因為我們「停留」了。



況且,別人不見得如我們表面所見的那般,看到別人有多「好」,其實對方不見得真的有那麼「好」,人家背後的付出與努力,與人家辛苦的一面,我們常常沒看到。我們很容易陷在自以為是裡面,如果能心裡平衡也就算了,卻常常不能平衡而自苦。再說,別人有別人的福德因緣,豈是我們自己妄加揣測便可得知其中奧妙呢?



人只有面對現實,才會真正清醒。問題就在於不肯面對現實,只想逃避現實,那就要花更多時間為代價,也許等到死那天都放不下,那又是誰造成的呢?自心造業,自心受報而已。聖嚴師父說的「四它」: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正是佛法的精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陳常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